环刃|印度教毗湿奴专用神器 圆形全方位开刃投掷兵器
今日是中秋节翌日,相信不少市民会好好享受今天假期,晚上与朋友团聚追月。提到八月十五的圆月,今天武备志便介绍一种圆月般的印度兵器——环刃(Chakram)。
▍印度教毗湿奴专用神器
早在写成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500年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便记载毗湿奴(Vishnu,印度教三主神之一,“维护”之神)所用的武器为Sudarshana Chakra(善见神轮),它是一个拥有108个锯齿边缘并一直旋转的圆盘状武器。根据文字描述,它的外型跟Chakram相似。在公元前2世纪的泰米尔语诗歌中,Chakram被记录为"Thikiri"(திகிரி)。 此外,在印度神话中,善见神轮亦为Krishna(黑天)所用,因此Chakra-dhāri(“Chakram-wielder”或“Disc-bearer”)成为Krshna的别称。
此外,另有说法指Chakra一字源自印度哲学中的名词"Chakra"(脉轮)。印度哲学认为脉轮是分布于人体各部位的能量中枢,同时掌管身心运作,与身体机能与各器官功能有关,在心理方面则对情感及精神方面都有影响。无论如何,Chakra跟Chakram都应该受到印度神话的影响而出现。
▍锡克教战士发扬光大
及后在十九世纪印度锡克帝国兴起期间,Chakram被锡克教徒广泛使用。锡克教战士习惯把Chakram配戴在他们的胳膊及脖子上,甚至将其绑在头巾上。16世纪葡萄牙作家Duarte Barbosa(杜阿尔特·巴博萨)便记载了在德里苏丹国中Chakram的使用状况。
“帝国的人民⋯⋯都是杰出的战士和骑士,装备了许多种武器。他们是伟大的箭手,非常强壮的人。他们有很好的长枪、剑、匕首、钢锤和战斧来用以战斗。他们有一些钢轮,他们称之为Chakarani,两根手指宽阔,外围像刀一般锋利,内侧没有开锋,并且具有小碟的外形。他们携带七八个于左臂上。他们亦把它放在右手的手指上,让它旋转并扔在敌人身上。如果他们击中的话,能彻底切断任何人的手臂、腿部或颈部。然后他们会进行肉搏,这使他们具有非常灵巧的战法。”
▍环刃的形制
传统的Chakram是以钢或黄铜制成。把金属条放在具有圆形凹陷弧度的砧座里,反复锻打至圆形。圆的两端以黄铜连接,然后加热,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最后打造锋利的外环边缘。一些Chakram更具有锯齿外环,甚至还有华丽的雕刻,并镶嵌有黄铜、银或金作装饰。Chakram的金属环一般是1.2 - 2.5厘米宽,通常直径在12.7 - 30厘米之间。较小的变种Chakram被称为Chakri,而较大的变种被称为Vada Chakra,其与盾牌一样大。
▍环刃的应用手法
Chakram的应用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大小。投掷方式主要分成:握掷、指掷及工具投掷式三种。投掷一般匕首、飞斧时,需要因应距离而改变投掷时机及旋转速度,令刃口击中目标造成伤害。但由于Chakram具有圆形开锋外环,所以无论哪一点击中对手,都能割伤对手。而Chakram外缘的锋刃是透过旋转来造成割伤。因此在握掷时,只要握住锋刃不让其在手中旋转,便不易割伤自己。
常规尺寸的钢质Chakram能被抛出40-60米。而黄铜Chakram由于较易打造良好的外形,所以甚至能抛出超过100米外。使用者可以竹子的方式投掷Chakram。在对决中,可以下手方式抛掷。在战场中,它通常被垂直抛出,以避免意外地击中身旁的盟友。Chakram更可像手里剑般快速连续抛掷。在大象或马背上,Chakram比矛或箭更容易被抛出,所以当时的印度骑兵象兵亦配备Chakram作为骑射兵器。
Chakram最具代表性的投掷方法是Tajani,即是以食指旋转Chakram,并用手腕发力轻拂扔出。旋转是为了增加力度和射程,同时可以避免自己被锋利的外缘割伤。一个熟练的习者可以一边旋转Chakram,一边以另一只手使用另一种武器。在战场上,锡克教战士甚至会以阵法保护以Tajani方式攻击的Chakram投掷者。
较小的Chakri可以戴在手臂或手腕上,并像指虎或拳刃般使用。当佩戴在手臂上时,可以使用Chakri在擒抱时打击或切割对手的手臂。脖子上戴著较大的Vada Chakra,则以垂直抛出或掷下打击对方。在头巾中的Chakram,会在缠斗中碾过敌人的脸部或眼睛。
虽然Chakram并不像金轮国师的金轮,会去而复返,源源不绝。但根据纪录片所显示,常规尺寸的Chakram能轻易在远处砍断蔗枝,而且使用方法简单,就连未经长期训练的主持人亦能以之击中目标。所以毋庸置疑,这种来自印度的传统兵器具有相当的威力,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兵器。
最后奉劝一句,武术兵器具有一定危险,读者们切勿在家模仿。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节”吗?点击图片观看说明: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点击图片观看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