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枪术|盛于“日元战争”的特殊长兵器 刺斩拉割敲击用法多变
枪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兵器,而在一海之隔的日本,亦同样占据著特殊地位。而这一切,原来跟著名的“日元战争”有关。究竟日本长枪有何独到之处?与中国的枪术又有甚么区别?
延伸阅读
因“元日战争”而盛
枪在日本也被称为“鑓”,源头,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的古坟时代。当时矛已经相当普及,据闻天武天皇(日本第四十代天皇,在位时间为公元673年至686年)便在自己的府第插了一支长矛,以作信物。而这种古代长矛,就经常被视为日本枪的前身。
不过由于缺乏具体的史料证据,很多人都对两者的传承关系产生疑问。事实上,在日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矛或枪都不是战场上的重要兵器。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84年至1185年),军队便是以薙刀作为主力。而在早期的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至1333年),则以弓箭最为常用。矛及枪这类型的长兵器,倒是在聚居于北海道及库页岛一带的阿伊努人之间较为流行。盖因他们难以组成大型的武士集团,故多采用徒步作战的方式,而较少使用骑射。
枪术能够得到幕府军的重视,应当始于1274至1281年间发生的“元日战争”。其时元世祖忽必烈先后对镰仓幕府发动了两次进攻。虽然战争的核心在水路,但也展过数场规模不小的陆上战。为了对抗蒙古军的骑兵及方阵,幕府士兵逐渐改用攻击距离较长、穿透力更强的长枪作为主要武器。及至“元日战争”后,长枪便再没有从冷兵器的战场褪色。就算去到火器出现的江户时代,“长枪足轻”(即配备长枪的步兵)依然是阵前不可或缺的人员。
而在军队以外,随著枪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不同的枪术流派也开始在民间出现,例如佐分利流、香取神道流,以及因宫本武藏而广为人知的宝藏院流等。
制式与款式
按照江户年间“长枪足轻”的标准,一支传统日本枪的长度当介乎在4.5米至6.5米之间,枪身取材自硬木,再用竹片从外包裹,并以金属制的圆环或丝线系紧。而尾端则会辅上一个“锤头”,以巩固整支枪杆。为了配合用者的持握习惯,除了一般的圆身外,枪杆亦可以被改造成椭圆、多边形等各种形态。
至于在枪头方面,有别于中国常见的锥头,日本的枪头一般较为修长、状似剑身,长度介乎1呎至3呎之间。其材质跟薙刀所采用的金属相同,加上部分款式亦是两面开刃,故此有人会将之形容为“剑与长兵的混合体”。
日本枪的结构大致如上,而随著时间发展,自然亦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变种,外型及功能各有殊同。现兹列出其中比较著名的枪种:
1.素枪:可以视为日本枪的基本型态,枪头为一柄长1呎左右的“短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辅件,适合量产,亦可因应场合修订样式。
2.三角枪:枪头为一个厚重的三角锥体,三面俱不开刃,攻击力全数集中在枪尖,故此尤其适合贯穿铠甲。可分成“成三角枪”及“平三角枪”两款。
3.两镰枪:又名“曲枪”,枪头形状近似于“三叉戟”。即除了中间的枪刃外,两侧还有配上了月牙型的钩镰,用以勾扯敌人的兵器或直接割击对手。常见的款式有“十文字枪”、“千鸟十文字枪”、“月枪”等。
4.管枪:初见于江户时代中期,握柄处为一个可以前后滑动的管轴,以此加强送枪的速度,适合初学者进行练习。
5.菊池枪:因南北朝年间的大户“菊池氏”而得名,枪头为只有一面开刃的短刀,平日可以用“刀鞘”封刃。不过由于铸造困难,加上不易应用,故多被视为传说中的武器,文化意义占重。
6.大身枪:顾名思义体型极其庞大,枪头介乎30至60厘米之间,杆身则可达至120甚或180厘米。由于重量关系,难以应用在搏击之中,因此该与菊池枪一样,乃彰显武家风范的象征式用具。在日本享负盛名的“天下三名枪”:御手杵、日本号、蜻蛉切,便属于大身枪。
枪术打法
虽然枪具的种类繁多,各个流派的侧重点也大相径庭,但基本上所有使用大枪的武技,都可以称为“枪术”(そうじゅつ)。至于在实际的技法方面,则需要按照枪具本身的特性而定。以素枪为例,由于其枪头乃一柄两面开刃的“短剑”,因此除了刺击之外,亦会有下劈、横扫等类近於单头棍的动作,务求以刃锋削斩敌人的四肢或项颈。
如使用“十文字枪”等两镰枪,就有用钩镰牵制敌人的兵器的技法。“宝藏院流枪术”中便有句话:“突けば枪 薙げば薙刀 引けば镰 とにもかくにも外れあらまし”,大概翻译是“突刺时为枪,斩击时为薙刀,拉割时为镰刀,这样又好那样又好,都可以”(后一段较难翻译),可见镰枪术的技法特点。当中跟中国枪法亦有不同:
部分流派如宝藏院流、风传流等,则会在演武或练习时卸去枪头,改以白布裹缠枪端,故其打法比较接近中国常用的大枪。而从片段所见,这类枪具的弹性一般都比较高,演习者会借此使用一些抖弹动作,有时亦会以枪杆进行敲打或扫击。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对枪法技术的印象,通常都会想到是刺,而不是横挥或者敲。不过从成书于1700年前后的《雑兵物语》所记,长枪的用法是“排列整齐,由上往下打下去”,而不是突刺。而且从“日本甲胄合戦之会”的示范,他们也是以“敲”的方式为主。
日本NHK在2017年时有个战国时代验证计划,去研究一些日本战国历史和当时的技法。当时重新检视了战国时竹制的长枪,发现由于竹子弯曲,很难用3米长的竹矛去瞄准和前刺,但是,就有足够的力量把铁板打至弯曲,情况就如西方以钝击兵器打击著盔甲的敌人一样。所以,当时的士兵会通过敲击打破/打脱对方的盔甲后,再埋身用摔技,然后短刀杀敌。这点或许亦是日本枪术跟中国枪术最大的分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