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UFC拳手分享少林学武经历 与网民讨论忍者刀史实问题
前UFC拳手、现常为官方作赛前技术分析的Dan Hardy,在社交媒体上贴上一张他过去在少林寺训练剑术的照片,并告诉大家他偷偷学剑,最后得尝所愿的故事。对他而言,剑优雅而精准的刺技,可说是“武术的体现”,更把此连系到武士刀与忍者刀的搏斗中。
等等,忍者刀?历史有存在过吗?
被拳迷说“讲拳比打拳好”的Dan Hardy
Dan Hardy于2008 - 2012年在UFC中比赛,刚开始取得UFC五连胜,但挑战Georges St-Pierre冠军宝座失败后,就连续三连败。2012年战绩反弹,夺得两连胜,但发现自己患上“沃夫巴金森怀特症候群”,即心脏电气系统的特定型别问题,会导致心悸、气短、头晕或晕厥,甚至发生心脏骤停。Hardy因此退出赛场,最后战绩为25胜10败1无效。2017年有报道指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可以再比赛,他本人也有说过此事,但至今也未返赛场。
虽然没有当拳手,但Dan Hardy还是继续在MMA圈中工作,成为了UFC的官方旁述以及赛前分析员,拍摄短片《Inside the Octagon》介绍拳手,以预热比赛。他的分析非常独到,也分享了很多搏击技术,Khabib与McGregor的赛前分析更有300多万人观看,非常受欢迎。
又因为他比赛时的形象是“punk 头坏孩子”,打法亦较冲动,以致现时常常“西装骨骨”地介绍比赛,加上细腻的技术分析,让人感到落差很大。更有人说他“讲拳比打拳好”,但大多数人都是“赞多过弹”。
另一个特别之处,是他在打MMA之前,曾在少林寺受训。他年幼就开始习武,19岁时去了中国少林受训 (但没找到是哪个少林,只知道是北边近蒙古沙漠),及后在大学学习泰拳与拳击,最后到MMA比赛。在访问中,他也提到这个少林中的训练者不是“跳来跳去”,而是有很多搏击训练,他说当时看起来就像“泰拳加摔技”- 听起来像现代的散打训练,当然传统武术中本来亦有很多这类技术。
少林学艺的故事
Dan Hardy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于少林学艺时的故事:
中国少林寺。那年我十九岁,接受武术训练已有十三年。(这照片是)在上午和下午的培训课程之间,我练习直剑架式(时拍的)。那时,我在那儿还未久得让师傅教我剑术,但是我的太有决心(和顽固)了。
我在寺庙的训练场,找寻一些的破烂武器,并把碎片用绳子和胶带捆起来,拼凑成一把剑。我看着其他和尚练习,看看能学到什么。
经过几星期每天十个小时的训练后,我的老师终于让步了,并在课堂外教了我第一式。我太爱它了。美丽而优雅的动作,融合于精密的刺击技术之中,对我来说简直是“武术的体现”。
宽剑,虽然有强大威力,却没有把将直刃尖端插入弱点、刺穿重要器官并窃取性命的精准度。动作越精细,攻击就越精确。发出致命一击所需的致命准确性,说明了更高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在封建日本,武士拥有日本刀。他们也有盔甲,可以防卫一些刀刃和箭。另一方面,忍者没有盔甲,为了与武士抗衡,他们开发了忍者刀,那是一种直剑。这不仅需要对人体弱点有良好了解,而且还需要知道武士装甲上中薄弱的地方。
与日本刀正面拚刀的话,忍者刀是次等的。你很难用此直刀去斩。必须先于对方,将其刺入盔甲的空隙,才能杀死对手。这需要难以置信的技巧,并且要足够冷静,才能在激烈的搏斗中打出致命一击。
人们常说“靠技巧付钱(skills pay the bills,指有能力处理该情况)”,但在他们看来,那是生与死的区别。掌握武器、掌握技术,但最重要的是,掌握技术的应用。这正是展示战士真正技巧的地方。
日本刀?忍者刀?
关于上帖,大多数网友都很欣赏他这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经历,但亦有人提醒他“忍者刀”只是传说,只在电影中出现,并无历史证据。这种直身忍者刀,护手为方形,有说是方便作脚踏攀墙之用;亦有指忍者多做情报工作,不会大剌剌背着刀去做任务。以下的忍者与忍者形象,则只是电影、动画的表现:
Dan Hardy自己也听过这个说法:
我也听说过这个说法。从我的研究看来,电影中的忍者刀都是原来的夸张版。忍者所使用的直剑,更多的是像脇差这样的小刀,但没有弯曲。与日本刀相比,忍者刀的构造上要简单得多,日本刀刀身的钢,在制作时被折叠了数百次,赋予了其独特的强度。与日本刀相比,忍者刀可能更容易损坏。
钗、拐和双截棍本来都是农具,后来才被转化为武器,因为当时统治阶级禁止一般人拥有武器。我怀疑,这就是为何没有太多证据证明忍者刀存在的原因。我不认为它们看起来会像忍者龟中的忍者刀。粗制的短刀片有可能出现,即使它更像是有手柄的长钉。如果您看一下不同的脇差,有些看起来更像是刺刀而不是叉子。
忍者其实也不太会和武士在战前作正面交锋,就像现实的情报人员,也和007有很大出入。另外,一击刺中对手弱点的确需要精准度,但不代表斩与砍不需要。而关于击中对方盔甲的弱点,日本武士一直也有相关训练,着甲摔技再用短刀更是武士必修一课。
尽管如此,Dan Hardy 整个分享都是有意义的,掌握技术的应用以及了解对方的弱点,正是他在MMA作赛前分析的重要元素。
延伸阅读:
UFC|巴西拳手勇夺蝇量级冠军 解构降服技裸绞足跟锁膝十字固
【程宗猷.单刀法选】见证中日武术的交会 以双手刀打出少林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