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之交 观塘海滨太极之友聚会

撰文: 赖家俊
出版:更新:

太极拳是老少咸宜的运动,在香港有不少爱好者。大家平时会在家附近,见到一些在公园开办的太极班,教授太极养生功法。但除了这些常见的太极班外,香港有一群太极爱好者,不分彼此,定期聚会互相请益,分享太极心得。
文、摄:赖家俊

在一个晨光晖灿的星期四早上,在观塘海滨公园桥底下,人群济济一堂,双双一对的手搭手进行推手练习,各人缓慢而平稳的移动身体,一进一退,互补互助。这一天,来自陈家沟的陈式太极传人陈相林师傅来到这儿,为大家分享太极心得,所以当日万头攒动,特别热闹。

逢星期四早上观塘海滨太极聚会。

这个逢星期四定期于观塘海滨公园举行的太极聚会,没有组织举办,全赖一众爱好者自发参与。因为不是教学班,亦没有官方组织,所以参加者都约定俗成叫这聚会为“观塘海滨太极”。

施雄鹏是聚会早期参与者,他曾学习董家和杨式太极,三四年前与一班太极爱好者,定期在观塘海滨聚会交流所学,慢慢这个聚会名闻遐迩,吸引了更多太极爱好者来,到现在已有大约一百位聚会成员。施雄鹏表示,聚会除了交流心得外,邀请太极名师到场指点外,主要切磋以推手为主,但尽量少摔跌,原则是大家要免伤和气。而聚会人士若想有摔跌较量,则一定要在有地垫范围进行,而且参与者亦规定不可过40岁。多年来,各成员能一团和气,和而不同,让大家以武会友。

尤嘉福(右一)、施雄鹏(右二)与其他太极聚会成员。

太极推手,又称打手、揉手,是太极拳双人徒手对抗练习,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拳法与推手,是互补关系,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推手是以上肢、躯干为攻击部位,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达到借力发力,控制重心,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当代亦是重要太极竞技运动之一。

另一位早期参与者尤嘉福,自小在家乡福建学习五祖拳,因为从事与武术产品有关工作,自己也因此学习太极,先后学习吴式、杨式和陈式太极。他多年来热心推广太极,除了参与这个聚会外,亦透过社交媒体向公众介绍观塘区太极推广活动,并定期在同区开设太极推广班。

【延伸阅读】

【国术】陈家沟传人陈相林:太极之道 并不止于太极拳

【陈式太极】陈相林:太极“懒扎衣” 动作示范与招名由来

“这里聚会参加者来自五湖四海,亦有习各家太极人物,年龄小自二十来岁,上自古稀之龄,男女老少皆有,但他们交流切磋时不分门户,大家只求互相印证所学。运动过后,大家一班好友结伴喝个早茶,然后又一天忙碌的生活。”

后记:这次访问本来在新冠疫情前发生,后来因为疫情关系,小记将这篇访问稿一度押后。现在疫情有所缓和,但限聚令仍然生效,观塘海滨太极虽然因限聚令关系人数有所限制,热闹气氛不如前,但参与成员在做好防护措施之余,仍积极练习。希望大家在疫情之下,更要注重健康,锻炼身体,同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