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京八流”名剑士源义经
有“镰仓战神”之称的日本传奇人物源义经,一生跌宕起伏,助族兄源赖朝报父仇,推翻平氏政权,创建镰仓幕府。可惜兔死狗烹,功高震主,为源赖朝猜忌兄弟反目,最终义经被盟友出卖,兵败切腹自尽。这为日本家传户晓的悲剧英雄,据说曾获传“京八流”(“鞍马八流”)等剑术流派,是日本剑术承传其中一名重要人物。今天六月十五日是他的忌辰,也让大家认识他波澜壮澜的一生。
源义经的两把名刀源义经(1159-1189)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武士。其父源义朝于平治之乱中为平清盛所败,年幼的义经暂准在生母身边抚育长大,七岁时被送到京都鞍马寺生活。在寺院学习中得知自己父仇身世,决定学习兵法,为父报仇。据说义经在寺中得遇山中武艺高人传授剑术(传说云这高人是妖怪“大天狗”,学习“京八流”(又名“鞍马八流”),及后更凭高超剑术在五大桥收服破戒武僧武藏坊弁庆,主臣二人成为战场上最佳拍档和一生挚友。在一之谷奇袭、屋岛之战和决定性的坛之浦决战中都表现突出。平氏败亡后,与同父异母兄长源赖朝反目,弁庆和义经先后战死或自尽。
而据《义经记》等日本军事物语所载,义经一生使用两把名刀,一为据传长六尺五寸(约195cm)的大太刀“今剑”。不过有研究指当时武士们多骑马居多,不太适合以双持持的大太刀作战,怀疑“今剑”这名剑是后人杜撰之物。而另一名刀“薄绿”,据说为源氏家传宝物,原为源义朝佩刀,这刀与其他太刀相较铁质软、刃为细直刃,流传典故较多和复杂,大致是源义朝死后辗转传至源义经之手。
上文提及剑术流派“京八流”,虽然传说谓源义经习自“大天狗”,但较可信的另一说法为学于鬼一法眼。这个人物记载于室町时代军事物语《义经记》中,据说是文武兼备,住在京都一条崛川的阴阳师,据说平安时代末期,鬼一法眼在京都的“鞍马山”向八位僧侣传授刀法,故又名“鞍马八流”。
“京八流”与多个分支传说义经透过鬼一法眼的女儿学习了兵书《六韬》,义经亦可能同时从他身上学习这流派。“京八流”及后一直流传,又有不少分支。日本著名的兵法三大源流之一“念流”便据说与其有关,但因文献缺失,这流派具体流传关系并不明确。
例如战国时代的“吉冈流”即其支流,“吉冈流”的传人吉冈宪法直贤,曾任第十五代足利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的剑术指导,而他的后人后来与宫本武藏结下恩怨。其后人们与宫本武藏的决斗成为日本剑术史著名一役,后称“一乘寺决斗”。
近代以来,“京八流”的其中一个分支“鞍马流”,此派祖师为大野捋监,明治时期较兴盛,现在成为古武术和现代剑道糅合之流派。除正面打击外,也有变化卷落敌刀的技法。
平安末期到镰仓时期是日本古剑道的趋形期。其时武士阶级尚未兴起,日本剑术尚未出现有系统的研究与发扬,而由于源平数十年交战,令古剑术来了一次革新,并出了很多剑术家,源义经即其一。而镰仓幕府成立后,武人阶级兴起,剑术、弓术和骑术日渐成为主要武艺。而中原传来的禅宗思想又与剑术合流,产生了用剑哲学和各式流派。
参考:http://www.nihonkobudokyoukai.org/martialarts/029/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A%AC%E5%85%AB%E6%B5%81http://wushu.net.tw/oldbbs/viewthread.php?tid=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