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习武就一定要打搏击吗 怎样才算真正的武者?

撰文: 李开泰
出版:更新:

谈起“武术”本身的定位问题,少不免触及不同的价值取态。对某些人来说,武术的本质就是搏击,其余各种项目,诸如套路表演、养生练习等,就不应归入“武术”之列。

诚然,【武备志】一直都希望将搏击运动与传统武术相互连结,但就著今次的课题,却又觉得毋需如此规限。毕竟每个人学武都有不同的理由,而武术亦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每个人都以搏击为目标,那习武的乐趣,也就变得过分狭隘了。

 

武术的不同功能

跟许多文化产品一样,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从其他不同的范畴吸收知识,包括军事、医学、舞蹈,乃至哲学思想等。以中国武术为例,它在养生健体方面的研究,明显就是与古人的文化观与宗教信仰有关(详见《国学与国术》一文)。因此,“武术”本身其实就已经包含著各种功能,而习武者自然亦可以按照自己的志趣,选择某个面向加以钻研。

这点实在无伤大雅,甚至乎正正因为有著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可以在武术运动中,找到相对应的兴趣。总之,不论是搏击运动或套路竞赛,两边的爱好者都可以开僻出各自的天地。单就这点来说,恰当的分门别类,并不一定会妨碍武术运动的发展,反而对普及大众有积极作用。

反过来说,有人或许会质疑,那些不再跟搏击相关的内容,已经与真正的武术无关,不应该再用“武术”的名义行世。但正如前文所述,这些内容各异的衍生文化,最初都是跟“武术”本身密不可分。如果它们纯粹是艺术或医药保健的产物,或许就不会采取这种特定的肢体表现形式。例如民间的普及太极拳架,即使是以修心养身为主,但若果它没有丝毫武术元素,便该不会使用弓步、仆步等马步,亦不会有太多前后进退的动作。因为相较而言,自然站立以及双重的姿势(即两腿平分重心),才是适合普及的架式。要将那些非搏击的范畴,剥离于整个武术文化,似乎仍待小心处理。

(点击图片观看详情)

+2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搏击
另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搏击运动。年龄、性格、身体能力、时间投放等各项因素,都限制了搏击运动的普及。对那某些不适宜投入搏击训练的人来说,套路、养生等其他面向,就成为他们享受武术的替补渠道。例如曾经参与【武博】表演的“香港轮椅武术总会”,以及“实用跆拳道会”的“长者跆拳展英姿”。这批表演嘉宾,显然不是以搏击作为训练目标,而是想藉著武术强健体魄,并增强生活自信。

诚然,世上还有其他运动可供选择,但即便是转投非武术类型的活动,他们亦未必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需要在规则以及练习内容上,作出不同的调整和取舍。如果该项运动明明可以容让不同人士参与,却因为他们不能符合某项标准,而直接将他们拒之门外,这绝对是一种歧视。以带点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的腔调来讲,如果这等逻辑继续扩大,那基本上所有不会参加比赛(不管业余或职业赛事)的运动爱好者,就好应该立即退出,大量的公共文娱设施也就可以随之拆卸:试问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吗?

同时,我们也不应排斥任何因“非搏击原因”而参与武术及搏击运动的人。我们访问过很多的拳手,他们一开始也并非以“我要打比赛”、“我要提升徒手搏击能力”为由而参与训练,更多是因为“减肥”、“父母报了兴趣班”和“跟朋友一起去玩”。假如一开始我们就把这些人拒于门外,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大概有一半以上的香港研习者未能踏入武术世界。

(点击图片观看“香港轮椅武术总会”,以及“实用跆拳道会”在【武博】的表演)

+13

 

不可回避的责任
当然,上述的说法并不是拒绝“搏击”的理由。倘若有某门某派认为,它在文化及健体方面已经克尽己任,无需要再用搏击证明自己,固然过份后退。甚或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进行养生及套路方面的锻炼,却说自己具备了高层次的搏击技术,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同样为【武备志】所批判。

【武备志】的长远目标之一,是希望重塑传统武术的实用价值,将之与现代的搏击运动相互连结。毕竟,这是任何武术流派都不可回避的责任,但相反,这并非每个参与者都必定要尽的责任。本文的主旨,是想不同的习武者都能够放下成见,不要以己度人。始终武术有不同的功能,亦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研习搏击。

再用一句【武备志】常说的话:我们认为学武有很多的理由,而当中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认准自己的志向、加以锻炼,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在武术中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