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日本枪术浅介
枪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兵器,而在一海之隔的日本,亦同样占据著特殊地位。究竟日本枪(やり)有何独到之处?与中国的枪术又有甚么区别?
制式与款式
按照江户年间“长枪足轻”的标准,一支传统日本枪的长度当介乎在4.5米至6.5米之间,枪身取材自硬木,再用竹片从外包裹,并以金属制的圆环或丝线系紧。而尾端则会辅上一个“锤头”,以巩固整支枪杆。为了配合用者的持握习惯,除了一般的圆身外,枪杆亦可以被改造成椭圆、多边形等各种形态。
至于在枪头方面,有别于中国常见的锥头,日本的枪头一般较为修长、状似剑身,长度介乎1呎至3呎之间。其材质跟薙刀所采用的金属相同,加上部分款式亦是两面开刃,故此有人会将之形容为“剑与长兵的混合体”。
日本枪的结构大致如上,而随著时间发展,自然亦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变种,外型及功能各有殊同。现兹列出其中比较著名的枪种:
1.素枪:可以视为日本枪的基本型态,枪头为一柄长1呎左右的“短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辅件,适合量产,亦可因应场合修订样式。
2.三角枪:枪头为一个厚重的三角锥体,三面俱不开刃,攻击力全数集中在枪尖,故此尤其适合贯穿铠甲。可分成“成三角枪”及“平三角枪”两款。
3.两镰枪:又名“曲枪”,枪头形状近似于“三叉戟”。即除了中间的枪刃外,两侧还有配上了月牙型的钩镰,用以勾扯敌人的兵器或直接割击对手。常见的款式有“十文字枪”、“千鸟十文字枪”、“月枪”等。
4.管枪:初见于江户时代中期,握柄处为一个可以前后滑动的管轴,以此加强送枪的速度,适合初学者进行练习。
5.菊池枪:因南北朝年间的大户“菊池氏”而得名,枪头为只有一面开刃的短刀,平日可以用“刀鞘”封刃。不过由于铸造困难,加上不易应用,故多被视为传说中的武器,文化意义占重。
6.大身枪:顾名思义体型极其庞大,枪头介乎30至60厘米之间,杆身则可达至120甚或180厘米。由于重量关系,难以应用在搏击之中,因此该与菊池枪一样,乃彰显武家风范的象征式用具。在日本享负盛名的“天下三名枪”:御手杵、日本号、蜻蛉切,便属于大身枪。
枪术打法
虽然枪具的种类繁多,各个流派的侧重点也大相径庭,但基本上所有使用大枪的武技,都可以称为“枪术”(そうじゅつ)。至于在实际的技法方面,则需要按照枪具本身的特性而定。以素枪为例,由于其枪头乃一柄两面开刃的“短剑”,因此除了刺击之外,亦会有下劈、横扫等类近於单头棍的动作,务求以刃锋削斩敌人的四肢或项颈:
若果是使用“十文字枪”等两镰枪,则要如前文所述般,善用钩镰牵制敌人的兵器。而按照某些流派的演武片段,两镰枪除了可以应付枪、矛等长距离兵器外,对太刀等中距离武器亦该同样凑效:
(虽然演武的动作以艺术成分居多,但从中仍能推敲出一些真实的镰枪技法。例如在2:56就可以见到持枪者先以钩镰牵制对方的太刀,再以跪坐的姿势令其刃锋完全向下,方便自己接下来的进攻)
部分流派如宝藏院流、风传流等,则会在演武或练习时卸去枪头,改以白布裹缠枪端,故其打法比较接近中国常用的大枪。而从片段所见,这类枪具的弹性一般都比较高,演习者会借此使用一些抖弹动作,有时亦会以枪杆进行敲打或扫击:
(由于卸去了枪头及两旁的钩镰,演习者只能以枪头的白布刺击,以及用杆身缠枪,整套打法相当接近于中国的大枪武艺。另外,这类枪具的弹性明显较高,似乎材质上亦跟其他枪种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