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式保镳:护院
除了走镖、授拳外,古时武人的另一条出路,就是护院。【武备志】介绍过的不少名家,如李飞羽、宋世荣、宫宝田等,都曾经替大户人家当过护院。
相比起生活统一的镖师,护院很多时都会与其他身分重叠。某些人甚至会将拳场,设在自己所属的庭院之内,一边工作、一边传艺。
今天我们常常将护院看成普通的私人保安,但似乎他们的实际地位要高出更多。
莫伤人命 以和为先
当然,并非所有场面都能以情理解决,这时候护院就要动用个人武力。但与镖师不同的是,护院很少会直接以兵刃对敌。因为在城市地区杀人的话,户主便要惹上官非。另外,大户也不比经常穿州过省的镖局,如果被杀的盗匪背后也有江湖势力,那很容易就会遭到埋伏,甚至招致灭门之祸。武术史学者王广西先生便认为,护院就算赢得了来犯的盗匪,也不能随便重创对方,只能将其赶走以免扩大仇恨。可以推断,护院所用的武艺都倾向于徒手搏击,兵械则集中在棍、棒等伤害程度较低的器具。
护院与镖师相异的另一点是“阵法”。王广西先生曾经提到,当走镖队伍遇上截击时,他们就会喊出“轮子盘头”的阵式,然后各自抄起武器守著货物,或上前抵抗来敌。然而护院的人数本来就不多,很难排出队形阵式。此外,正如上文所述,大户身居城市之内,平日有衙门及军方镇守,很小机会遇到匪帮的大规模进攻。若果连城市亦告失守,那护院其实也干不了太多,只能掩护著雇主一家撒离。所以王广西先生在他的著作《功夫——中国武术文化》中,也没有特别写道护院的阵法,但这并不代表护院就没有一套队际的行动方针。
在天津石家大院的私人戏棚里,就可以见到两边有一条曰“走马廊”的窄巷供护院站冈。假若戏棚发生甚么乱事,他们就可以立刻纵身而下控制场面:
所以护院并非没有“阵式”,只是其功能主要是用于侦察及搜捕,而非杀人。这点也决定了护院所习的武艺,除了拳脚兵器外,还须包含一定的轻身功夫(非传说中的轻功,应理解为跳跃能力),他们的身型也不能过分粗壮。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面对的贼人亦大多身形矫健,经常会从天井或地面偷窜而入,故此护院亦要懂得一点遥距攻击的兵器,如飞镖、弓箭等。
护院 宗师不分家
由此可见,护院绝时下所理解的廉价保安。他们拥有著丰厚的社会人脉,更懂得刑侦、追踪、武术等多门专业技能,故而他们的雇主亦要对之恭敬有加。例如很多护院晚年都会兼授武艺,为生活舖上后路,那些大户便主动在城内找一块空地,让他们开设拳场。形意始祖李飞羽,便是在山西替富商孟孛如充当护院期间,一并在太谷城内设场教徒。
而赢得了富商认可的护院,他的名字自然亦会在上流社会间广为流传,然后反过来在民间造成哄动。所以护院的工作,某程度亦是跟宗师的身分相辅相承。他们的日常待遇,亦比大部分镖师优厚得多。
不过,护院这个行业也非易与。倘若他们在某场比武中,败给了来犯的盗匪,就算不丢性命亦会名声全失。除了要立刻引咎离职,尔后亦不能再涉足武行。一代宗师,随时就会落得个晚景凄凉。
现时尚未找到护院行业实际结束的时间,但应该比镖师较长,始终护院的工作性质不同,只要有富户存在就必然具备相应的需求。从抽象的脉络上讲,今天的保镳和高级私人保安公司,其实亦可算作护院在现代的演化。当然他们所用的武器和营运方式又完全异样,绝不能说两者有甚么传承关系。
主要参考资料:
王广西。2013年。《功夫——中国武术文化》。台北:知书房出版社。
此书还介绍了很多中国武术界的知识,绝对值得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