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编周记】推手/黐手赢了个门外汉 究竟有甚么值得炫耀?

撰文: 李开泰
出版:更新:

大家好,我是编辑J。作为一个中国武术习者,相信各位同道都见过类似情况,就是某位“传统武术大师”于公开表演期间,突然邀请台下的观众与之切磋,通常是推手或黐手这类门内独有的对练方式。然后受邀者因为不懂法度,自然是被“大师”领得东歪西倒(当然偶有例外)。台下的看客们于是乎掌声雷动,“大师”也因为尽显功架而沾沾自喜。编辑J无意批评各个门派的技法,我绝对明白推手或黐手有其用意。我这回真正想谈论的,是那种欺负门外汉的心态。情况就如费达拿在网球场上战胜了C朗一样:请问以推手打败一个从未学习过推手,甚至根本没有学武的人,究竟证明了甚么?

推手/黐手只是其中一种训练方式首先从技术层面讲,正如【武备志】过去多次指出,任何特定的训练方式都不能取替搏击本身。因此就算推手或黐手的练习如何重要,它也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搏击素质。 再次强调,编辑J并不是想贬低传统武术的内涵。我也曾经练习过太极拳,亦听到过某些推手训练是会加入不同程度的打击技,比一般健身用的太极拳要激烈得多。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地方尚待实证。例如这种将双方固定在某个距离的方式,是否可以在竞技中长时间应用?在类似的距离之下,又是否有更好的攻防手段?这些问题在断水流大师兄所撰的文章,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回应中都曾被论及,在此不赘。 本文想指出的是,要将推手或黐手这类门内人的训练系统,应用到公开的搏击平台之上,中间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过渡工作。而习者如果想在搏击中证明出自己的实力,最终亦要如实参与真正的搏击赛事(假设他是以搏击为目标的话,并非所有人都要参与搏击运动)。换言之,就算某位“大师”推手天下无双,也不代表他就是全能的武术家;以推手说明自己“高人一等”,本身就非常奇怪。

【点击图片观看资料】

+1

强人所难,不觉无聊吗?回到文首提到的问题,既然推手或黐手不是一种通用的竞技模式,跟搏击能力又无直接关系。那贸然邀请一位观众跟自己推手,则显然是有意让人难堪。莫说对方可能从未习武,就算他是个资深的习武者,如果他没有接触过推手,或跟表演者份属不同流派,他很自然就会吃亏。换转来说,倘若该位大师以巴西柔术的规则,跟一位巴柔习者作赛,我相信他同样会败阵。这根本纯属竞技规则的问题,不能借此说明巴西柔术就是远胜太极拳,或是这派比那派好。

然而,那些所谓“大师”却没有这份自觉,他们经常利用别人在推手中的窘态来赚取掌声,然后吹嘘到自己是兼善搏击的一流武术家,这便是编辑J最为不齿的地方。 或许有人会认为,外国有很多搏击运动员,都会去参加一些自己不甚擅长的项目,例如McGregor就曾经与Mayweather打过拳击赛,所以邀请对方进行另类的武术竞技,并无太大问题。但要谨记的是(撇开其中的炒作成份),他们两人都是事前订明清楚比赛规则,Mcgregor本身亦是具备拳击底子,跟“大师”随机在表演场合抽取观众上台,绝无任何可比性。

事实上,“挑战”他人就该由被挑战的一方选择规则,或者在二人熟悉的技术中寻找重叠的元素作赛。例如前年日本的MMA选手堀口恭司,挑战Kickboxing选手那须川天心,他便在访问中说道“如果用MMA规则比赛的话就没甚意思”,而最终比赛亦确实以Kickboxing规则进行。使用自己的规则,硬套他人身上,完全不符合现代的竞技精神。

【点击图片观看资料】

慎防自作自受虽然上文的措词看似强烈,但再次强调,编辑J并非要针对传统武术习者。甚至乎我是多少想保护那些“推手大师”,盖因随机邀请观众上台,很容易就会抽到同道中人,最后窘态尽露的可能是自己,经典例子如下:

(那位被邀请的年轻人明显是咏春习者,整场表演顿时极具火药味)

 另一个情况,是对方不清楚你的推手规则,自然不会顾及你的剧本(和面子)行事。结果你想和他推手,他却直接打你:

(这位师傅想示范擒拿手,于是期望观众会摆好手势让他擒拿,但对方却直接将他摔个四脚朝天)

 这种情况不独会出现在门外汉身上,就算是两个经验老到的太极师傅,如果事前没有协商清楚,一样会尴尬非常:

(内地太极拳师陈小旺曾经去到台湾交流,被当地的孙氏拳传人廖白邀请推手。大众本期望两人会火花四浅,但最终不仅“效果”欠奉,还引起了两派支持者的骂战。其实只要细心留意开首,就可以察觉陈小旺根本无意跟廖白推手,只是想他用力推自己,借此示范“老树盘根”的功夫,但廖白却一于少理。这场推手便在双方都混噩的情况下开打)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被临时拉上台的观众,亦可能因为未及预计师傅的招数,令受邀者反应过大而受伤。所以呢,如果各位还是不要随便邀请观众上台试手,如此方能保障自己、保障他人。今次就这么多,下回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