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程宗猷《秘本长枪法图说》
作为明清军旅武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传承者,程宗猷涉猎过的技法可谓不计其数。除了此前介绍过的单刀及少林棍外,被号为“百兵之王”的枪当然亦有所著述,它就是《秘本长枪法图说》。
大封大劈梨花枪
《秘本长枪法图说》的结构与当时其他武术著作类似,先概述程氏枪法的由来,再讲解枪术搏击的基本原理和各式打法。按照程宗猷在篇首所叙,枪法源于古代的矛法;矛本是用于兵车之上,把矛从兵车卸下就变成了枪法。而程宗猷研习的枪法,则是源自宋宁宗时代的“红袄贼”李全(金国后期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因身穿红袄而被称为“红袄军”)。李全复又将之传给妻子杨氏,成就了“梨花枪法”一脉,更有“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美誉。
及至明代年间,河南人李克复精擅此技,尚武的程宗猷便远赴河南向之求艺。尔后每听闻有枪法高手,亦定必会登门造访。结果多年下来,程宗猷认为各家枪法的理论都与梨花枪法大体一致,但用法上则各不相同。他指出河南梨枪的材质比别家样式更长更重,故此非初学者能够运用。而在技法层面,梨花枪虽然同有掤、拿、勾、足等招,然最常用的则为“大封大劈”,即一种近似舞棍的大幅度挥动。盖因在战场对敌,容易身心荒乱,自然会出现大开大合的动作,亦会经常在不经意间击中地面。习者反能由此借势扎枪,增大攻击力。
六合与八枪母
当然,兵器打法素以精炼为原则,即便动作幅度再大,真正实用的动作亦不会过分繁复。在其后的《六合原论并注》中,程宗猷便明确指出枪法其实只有六种动作,即“六合”:截、进、拦、缠、拿、直。而在六合之上,则是由六合组成的八大枪母,即八种基本的战术和打法,包括:圈里枪、圈外枪、圈里低枪、圈里高枪、圈外低枪、圈外高枪、吃枪、还枪。
可以见到,“圈”的概念贯穿著整个枪法体系,而它实则是一种描绘枪把位置的符号形式。假设持枪者以左手为前手、右手为后手,“圈里枪”便是指持枪者的向右侧位置;与之相反,“圈外枪”是指持枪者的左侧位置。类似的概念同样见诸于吴殳经典著作《手臂录》:
往后程宗猷介绍的近三十式枪招,基本上就是由这六合和八大枪母凑并而成,例如“拔草寻蛇”一式,便是“将枪头低地仰掌提入,进步拔打惊起你枪,即用拿札”。而“蛇盘枪”则是“你扎圈外,则将阳手转推圈外,而用阴手开枪”。
枪势18式
最后,为了加深习者对内文的认知,以及进一步阐明枪法战术的变化。程宗猷特意在篇末列出了18式枪势,并附上图谱加以说明。这些枪势包含两种技术意义,其一是姿势。例如第5势“磨旗枪势”,便是描绘枪尖提上时的正确姿势:
至于第二个意义,便是战术。例如第17式“诈败枪势”,顾名思义便是诱敌之法:
而第15式“尽头枪势”,则是上枪之法:
各位若然想认识明清枪术的特色以及传承关系,程宗猷这部《秘本长枪法图说》,绝对是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本文所有图片均撷取自:
马力。2005年。《中国古典武学秘籍.上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