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气道始祖】 植芝盛平

撰文: 武备志编辑团队
出版:更新:
http://bit.ly/2EdQgez

植芝盛平(1883—1969),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西牟娄郡西之谷村(即现今田边市的位置),父亲植芝与六是当地一位大地主。因见植芝盛平从少体弱多病,于是便带他到附近渔村跟其他小孩一起练习相扑。及至年纪稍长,植芝盛平开始主动接触不同武术,包括“起倒流”和“神阴流”柔术。

16岁时,植芝盛平从珠算学校高分毕业,在当地的税务署担任查帐员。不过两年之后,他就因为参与反对渔民权益遭修法剥夺的“矶事件”而被递夺职务。失去工作的他选择入伍,经历过日俄战争。

明治37年(1904年),21岁的植芝盛平遇到了“柳生心眼流”名师中井正胜,便在闲暇时跟他学习“柳生心眼流”柔术。1908年(明治41年),其时植芝盛平已经从军中退役,中井正胜遂派自己的学生井政之辅,向植芝盛平颁发“柳生心眼流”的免许资格,即类似于今天的初段资格。

退役后的植芝盛平回到了家乡和歌山县,父亲本希望他可以接管家族生意,但植芝盛平却对商业买卖丝毫不感兴趣。他整日在家里惶恐不安,家人甚至怀疑他的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直至1909年(明治42年),植芝盛平终于找到了一个渲泄情绪的出口。他参加了民俗学家南方熊楠发起的“神社合祀策反对运动”,以对抗明治政府的神社统合政策。

南方熊楠的抗议方式素以暴力见称,他本人就曾几次被捕入狱。为免植芝盛平闯祸受刑,植芝盛平最终被家人送到了北海道开荒(其时北海道仍未发展,属荒芜地带)。此事自然对植芝盛平造成莫大冲击,但亦同时改写了植芝盛平的武道生涯。

大东流柔术宗师、“小天狗”武田惣角,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sq9k83

1915年,植芝盛平在武术家吉田引太郎的引廌下,认识了大东流柔术大师武田惣角(1859—1943,精通日本古武术,有“小天狗”的美誉)。直至当年4月4日前,植芝盛平总共参与了三场为期十天的大东流武术内部的讲习会,并在翌年参加了另外三场由武田揔角亲自主持的讲习会。此后,植芝盛平多次邀请武田惣角到自己家里,向他教授大东流柔术的秘传技法,而武田惣角也渐渐将植芝盛平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传人。

1920年,植芝盛平结识了新兴宗教“大本教”的创办人出口仁王三郎,自此植芝盛平就成为了大本教的忠实信徒。他携带家眷离开了北海道,转而搬到了京都的陵部,参与了大本教的团体教众生活。正是在出口仁王三郎的支援下,植芝盛平开设了自己第一个武术道场——植芝塾。

两年后,武田惣角来到了陵部,并在植芝塾居住了五个月。同年9月,武田惣角向植芝盛平颁授“教授代理”证书,证书上更首次用到了“大东流合气柔术”之名。从此,“合气”一词就成为了植芝系武术的核心,社会上亦习惯把他的武道称为“合气柔术”。

1924年,植芝盛平随出口仁王三郎去到蒙古,原打算帮助日本政府策动内蒙古“独立”,结果他的军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有说是被张作霖的军队攻击)。植芝盛平侥幸回国后,受到了军方及部分大本教众的热烈欢迎。1926年,日本海军大将竹下勇慕名召植芝盛平前去东京,会面后对其新颖的武学观大表欣赏。翌年,竹下勇把自己的房产送给植芝盛平,此后又经常为他引廌不同的武术名家,其中包括柳生派的下条子三郎。据闻植芝盛平曾向下条子三郎讨教了很多柳生派的剑术概念,这些技法最终成为了组太刀五式、气结之太刀等合气道刀术的基础之一。

1931年,植芝盛平在军方和大本教教众的鼎力支持下,于东京牛入若松街建造了自己的总部道场,取名为“皇武会”。植芝盛平亦正式将“合气武术”定名为“合气道”,并在1940年成立合气道皇武会。两年后,合气道皇武会加入大日本武德会,1948年再更名为财团法人合气会,被政府文部省所承认。合气道,从此就成为了日本武道界的一员。

可惜的是,二战的残酷景象让植芝盛平再无心于教学,他放弃皇道会的授武工作,继而引退到茨城县的岩间农村,过著大本教所提倡的“武农一如”(大本の食粮自给体制の责任者)生活。上述提到的组太刀五式、气结之太刀等艺,便是在他退隐期间所创立。

直至二战结束后,植芝盛平的儿子植芝吉祥丸决心重振合气道。他开设讲习会、办理《合气会报》,令合气道的发展重见曙光。1956年9月,合气道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武大会,旋即引起了轰动。以此为契机,合气道的影响力迅速扩大,而且人材辈出。除了植芝吉祥丸外,【武备志】介绍过的塩田刚三,亦是合气道的代表人物之一。

1969年,植芝盛平逝世,终年86岁。

特别鸣谢“雕栏玉砌应犹在”网站及公益财团法人合气会网站,提供本文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