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心意——卢嵩高
在《回民与中国武术》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回民宗师——卢嵩高的名号。今天的【名家】专栏,就是要介绍这位“沪上心意”创始人的生平故事。
卢嵩高(1874—1962),回族,河南周家口沙河西岸人。他自幼喜好武术,曾习回民教门拳术,期后拜入了心意拳名家袁凤仪门下,成为了河南马学礼(1714—1790,回族人,据传为心意拳创始人姬际可的弟子)一脉的第七代传人,与师兄尚学礼、杨淀卿合称为“周口三杰”。
卢嵩高以手法多变、凶猛著称,其中尤以“单把”技法最为娴熟。单把是心意拳的基本功法,演练时要以鸡腿步带领全身起动,同时单掌向前劈出,以此锻炼心意拳的“束展”功夫:
(心意拳单把示范)
据闻八卦名家张占魁(1865-1938,形意八卦门创始人,有“闪电手”称号)曾对卢嵩高的单把技术赞不绝口,认为他的单把打法变化多端,无论在甚么情况下都能以单把击倒对手。得到前辈肯定,卢嵩高在周口一带名声噪起。师父袁凤仪则把他引廌到自己经营的万胜镖局充当镖师,锐意培育他成为接班人。由是者,卢嵩高经常在武汉等地游走,结识了许多绿林中人,部分人甚至慕名拜师,令心意拳传遍湖北。
可惜的是,时局不稳加上年纪老迈,袁凤仪最终选择关闭镖局。卢嵩高辗转去到京汉谋生,尔后又到了蚌埠(安徽省的一个城市),替在码头授武的师兄宋国宾守场,并相互交流拳法。卢嵩高在蚌埠逗留了三年,随后经南京到达上海,从此在沪落地生根。
他在新会路一带开设饼舖,并在屋前空地盖棚搭架,闲时在此教授回民武艺,聊收薄酬以维持生计。其时上海帮众甚多,经常有人上门闹事。虽然卢嵩高以武艺保住了名声,但也开罪了不少社团分子。某次一名被打的流氓向上海“三大教父”之一的黄金荣(1868—1953,青帮头目,与杜月笙齐名)告密,希望他出手教训卢嵩高。
黄金荣于是在法租界的四马路茶馆设“鸿门宴”,邀请卢嵩高前往,据闻同场还有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1893-1974,国民政府要员,曾经主政东北)。黄金荣和熊式辉当场测试卢嵩高的武艺,结果大为折服。卢嵩高受尽众人赏识,不仅安然离开了茶馆,连带心意拳亦名动上海。
卢嵩高作风保守,本来只会将武艺传授回人子弟。后来生活所迫,再加上受汉人解兴邦的真诚打动,终于破除积习,把心意拳外传汉族。从此,卢嵩高一派的心意法正式在上海公开传授,是为“沪上心意”。解兴邦和李尊贤便是当时“沪上心意”的代表人物。
1962年,卢嵩高于上海逝世,享年88岁。解兴邦等人继承师门遗训,继续把“沪上心意”发扬光大。据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心意门人依然会在暗地里授拳,连红卫兵都会一并习练。而“沪上心意”的流传,亦令回民系谱的心意六合拳继续为武术界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