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访问被KO拳手的争议
上星期日(30日)UFC214 主赛的赛后访问在网上出现了热议,当时Daniel Cormier 被 Jon Jones击倒(K.O),Joe Rogan随即到台上访问两位拳手。当时Cormier情绪明显不稳定,不时低头以手拭泪,期后Cormier的教练Javier Mendez亦表示不满,认为Cormier在当刻并不适合受访。访问者Joe Rogan随后亦在社交平台(Twitter)中,公开向Cormier 道歉。
Joe Rogan表示自己并非有意令Cormier难受,自己当时都处于惊讶状态,作出不堪的行为而不自知,已要求UFC不再访问被KO的拳手。而这并不是Joe Rogan第一次这样说,早在UFC 203那时访问了刚被 KO 的Alistair Overeem 后,他就已经认为这种做法甚为不妥。
对于在赛后访问K.O或TKO的拳手素来有一定的争议,支持与否的声音均不绝于耳,以上的事件又再引起一番风波。
支持声音
曾为多间报社撰文的Todd Martin在Sherdog.com表示支持KO/TKO的赛后访问,并认为此类型的访问不能停止。首先在任何时候拳手都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被访,当拳手认为自己的状态不合适的话,应该直接或要求教练代为拒绝。例如Ronda Rousey被Holy Holm和Amanda Nunes KO后拒绝接受采访。
对于担心拳手在KO后可能思路混乱或短暂的晕眩,难以应付问题和表达自己,根据以往的例子有不少拳手依然能在应对自如,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说到UFC在历史上其中一个最“轰烈”的KO可回溯到2005年11月,当时Rich Franklin 一拳KO了 Nate Quarry,而Quarry事后仍欣然接受访问。
我十分相信在失败、挫折中,才能看到一个人的本质,而不是从胜利中看到。我踏进笼内,我亦尽力了。Rich Franklin 是个伟大的冠军,这显然易见。第一回合KO,他赢得轻松。我已尽了所能,我祝福他;他是个好的冠军。我很高兴能参与这一切。
当时Quarry表现出大方、谦虚的态度,赞赏对手实至名归,并报以祝贺。Todd Martin认为这次的访问表现成为Quarry在职业生涯中突出的“代表作”,但如果必须等一段时间才能访问,这个镜头就永远不会出现。一些最值得纪录的一刻往往就在最意想不到的时间发生,因此对于传媒而言,每一个采访的角度都不能错过。
(题外话,Nate Quarry是出了名的好人。在2010年已退役的他,于2015“复出”跟一位习武多年,又希望打一场MMA比赛的唐氐综合症人士Jacob "Jake" Beckmann打了一场表演赛,以圆其心愿。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拳手的各种好人好事)
反对声音
但是在Sherdog这篇文章底下的留言,都倾向于反对这个做法。
其中一个原因是,不论是KO(击倒)还是TKO(技术性击倒),都是拳手因被击中而失去知觉,抑或受伤而站不起来。在身体受创伤后,记者只是假定拳手可以接受访问,但拳手根本未能完全恢复意识,而记者亦未能顾及拳手的心情和状态。
拳手被KO后,情绪和身体状态通常都需要时间平伏,首要处理的必定是以上两个范畴,赛后访问就仿佛需要时间让拳手准备和回过神来,尤其是被KO后可能会失去前几秒的记忆,忘记被击倒的时刻。另外,以同理心想像拳手在生理和心理同时受创的一刻,马上被询问有关伤痛的情况就是“在伤口上洒盐”和“揭开别人的疮疤”一样,情况就像是访问灾民痛失去家园的感觉一样。
另一个重点在于,被KO的拳手应该立即见医生及到医院检查,而不是受访。有人指出在赛后记者发布会发问比即时询问更好,最大的原因是拳手们需要回复时间和医生评估,如果受伤严重到连赛后记者发布会都出席不了,所就更没有理有在台上立即接受访问。
亦有读者指出,更多选手被KO后会出现短暂失忆的情况,而不是像文中说的“应付自如”。一位被KO了的选手可能连站立都不适合,更不用说接受访问。
选手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当然,采访现场的情况可以有多种处理手法,但不论是支持或不支持,都应该尊重拳手的意愿和心情,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在于同理心和体谅。
而在此之上的,必定是拳手的健康。我们不应该只集中在被KO的选手,有多位KO别人的拳手,在比赛之中都受了很大的伤害,例如Andrei Arlovski 对上Travis Browne的比赛,虽然最后是Andrei Arlovski 胜出,但比赛中他亦有被Travis Browne击倒过,所受的伤害也不少;有些比赛中就算没有出现KO,但都可以看到两位拳手因奋力互搏而受很大伤害,如Dan Henderson vs Maurício "Shogun" Rua 1、Diego Sanchez vs Gilbert Melendez、 Doo Ho Choi vs Cub Swanson等等的血战,虽然最后是以点数判定胜负,但二人受伤绝对不少。
(Diego Sanchez vs Gilbert Melendez,十分有名的一场血战)
我们都应该同时询问,以上这些血战的赛后访问是否合适。这些比赛,通常都能拿到Fight of the Night,甚是是Fight of the Year 的荣誉,如果不能立即作赛后访问,又好像有点缺失。不过,大部份人都会同意,选手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参与搏击运动受伤实是在所难免,不要说比赛,单是训练就已经很易受伤。如果选手平常已经有新伤旧患,我们就更应该用尽一切方式,防止选手因拖延治疗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或许我们应该给予场边医生权力,定断究竟选手能否接受访问,而选手的教练团队亦可以代替拳手接受访问,以防止选手延误治疗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