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攻略|换机资料转移常见问题Q&A 换新机如何保障个人私隐?

撰文: T客邦
出版:更新:

智能手机身为消费性电子产品,总会有老化、损坏的一天,当消费者选择购入新手机,接著想要开始转移资料时,却会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以及不了解平台的相关限制,进而对“换机”产生了恐惧感,例如担心资料转移失败或重要数据遗失,甚至于发现转换过程其实不如想像中如此顺利等等。

面对消费者于换机前普遍都会有的焦虑感,最佳排解方式莫过于早先一步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在进入实际的换机操作步骤之前,不妨先阅读我们特地列出的常见问题 Q&A,充实好足够的先备知识后再行出发!

▼▼▼换机资料转移Q&A,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71

问题一:同平台转移手机资料有哪些注意事项?

目前智能手机领域主要的作业系统,分为苹果为 iPhone 所开发的 iOS,以及 Google 所主导的 Android。一般而言,消费者换机时所涉及的情境,不是 iOS 与 Android 之间的跨平台互相转换,就是 iOS 转 iOS 或 Android 转 Android 的同平台资料转移,而这两种状况各自要面对的问题,其实有一点不太相同。首先我们就从较单纯的“同平台自动化换机”进行讨论。

在 iOS 转 iOS 的情况下,原则上只要消费者操作得当,通常都能够自动化完整转移旧手机中的资料至新手机,而且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任何风险,不过仍有两大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当操作两台 iPhone 进行换机作业时,iOS 版本较低的装置,虽然可以转换至 iOS 版本较高的手机,但反过来则不行。举例来说,安装了 iOS 15的旧 iPhone 13,可以将资料转移至安装了 iOS 16的新 iPhone 14,但安装了 iOS 16的新 iPhone 14,无法把资料搬回运行 iOS 15的旧 iPhone 13,除非后者事先进行版本升级。

第二,iPhone 对 iPhone 之间的换机,通常都是全机资料完整转移,所以一定要注意新机的可用容量是否足够。假设旧 iPhone 为1TB款式,而且已经使用了512GB的储存空间,那么新 iPhone 就至少得拥有512GB以上的储存容量,假如选择转移资料至128GB或256GB款式的新手机,那么换机时就会产生问题。

至于在 Android 同平台资料自动转移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除了同厂牌手机透过专属应用程式进行换机后,已经可以转移绝大部分的资料外,跨厂牌装置只要系统版本在 Android 8.0以上,其资料搬迁过程也比起过往更简单,成果亦是更全面、更完整。

虽然 Android 同平台自动化换机还是不若 iOS 一样无痛,而且可能还是会遇到 App 版本相容性上的问题,但比起 iPhone 却更有弹性,例如允许使用者选择想转移的资料内容,借此避免新机容量不足而搬迁失败的问题,这也称得上是 Android 的独特优势。

问题二:旧手机转移资料前应该要先做什么?

很多人拿到新手机之后,就是二话不说准备大动干戈,在几乎没有额外准备的情况下,立刻开始操作换机,想要自动化搬迁所有资料。事实上,在准备移动旧手机的数据之前,有些事情其实可以先一步处理,让自动转移的过程变得更顺利,并且减少资料遗失甚至无法救援的风险。

无论进行跨平台或同平台的换机,笔者建议使用者应该要将手机中的照片、影片,额外进行一次备份,例如上传至 iCloud 与 Google 相簿“以外”的云端空间,或者直接经由 USB 传输方式,将档案复制一份并保存于电脑之中。

毕竟照片、影片等媒体文件,通常都是手机上占用容量的最大宗,亦是消费者最舍不得删除、最经不起遗失的档案。若能在换机流程之外,再拥有一组冗余备份,那么即便转移过程发生差错,导致旧手机资料遭删除或覆盖,也不必担心没有备援。

其次,笔者建议将资料转移到新手机之前,事先移除旧手机上长期未使用的 App 与无用资料,也就是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搬家一样,为现有的东西进行断舍离,这样既可以减少转移容量并缩短换机的处理时间,也可以避免部分未更新的老旧 App 所造成的相容性问题。

问题三:哪些资料原则上可以“无痛转移”?

无论跨平台或同平台的自动化换机,我们大致上能够将手机中的资料,分成“完全无痛转移”、“仅可部分转移”与“完全不能转移”三类。其中,可以做到“完全无痛转移”的部分,通常都是较为单纯、具备统一标准或储存于云端的资料。

举例来说,无论 Android 或 iOS 平台,手机中的联络人资料长期以来都是用标准的 vCard 格式进行储存,因此只要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机上汇入“.vcf”文件,就可以无痛还原联络人清单。此外,已经在手机上的联络人资料,亦可以从两家厂商各自的云端汇出并转存成.vcf档,方便使用者任意转移和备份。

至于在 App 方面,只要是资料完全储存于云端的程式,例如Gmail、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Telegram,使用者只要重新下载 App 并登入相同帐号,通常即可无痛还原资料。一般而言,这类完全仰赖云端的 App 于手机中的数量最多,亦是最不会产生换机风险的部分。

问题四:手机中有哪些资料将“完全无法转移”?

随著智能手机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置,我们储存于手机中资料,也比起过去变得更加个人、更加私密,同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隐私权保障。因此,换机过程中“完全无法转移”的数据,通常都会与“安全性”有著非常大的关联。

无论 Android 或 iPhone,所有使用者提供的生物辨识资料,包含指纹、Face ID 甚至于密码,基本上都是储存于内建的安全芯片,或者系统上特定的加密区域之中,因此当使用者进行自动化换机的流程时,这些敏感资料即会出于安全性限制,无法从旧机转移至新机。

此外,手机中用于行动支付的信用卡,也是常见的无法移转项目,这类与装置硬体进行绑定才允许使用的资料,同时也包含了金融单位开发的 App,例如互联网银行或证券软体等等。

延伸阅读:手机出现这3种情况就该换 与其扩充容量不如换新机仲著数

+18

问题五:哪些东西仅能“部分转移”或要求额外操作?

全自动的换机流程虽然有著方便、快速的优势,但也具备限制与不够完美的部分。除了前述的敏感资料无法自动搬迁外,另一种常见只能“部份转移”的情况,就是个别 App 内的偏好设定。

换句话说,即便 App 本身转移与安装成功,但过往所调整好的设定,却不会在新手机上自动套用,而这部分就牵扯到每个 App 的程式设计问题,无论跨平台或同平台换机都必须视情况处理,无法一概而论。

仅能够部份转移最好的例子就是 LINE。目前 LINE 虽然能够在换机之后,自动于新手机上重新安装 App,登入并取回好友清单、贴图、主题等等资料,但还原聊天纪录于同平台上却得仰赖 iCloud 或 Google 云端的事先备份,跨平台转换更要求额外的操作步骤,且能够复原的资料有限,因此形成了不小的麻烦。

除了 LINE 之外,还有一个状况同样十分复杂的东西,即是许多人热爱的手机游戏。根据每个游戏的不同,有些厂商选择将资料储存于云端,因此玩家只要绑定帐号,即能够在重新登入后取回资料跟进度;有些游戏则是透过“引继码”的方式进行转移,但若忘记抄写或已经删除 App 则资料将直接消失;至于有些手游则根本不允许玩家搬迁资料到新手机,换机后只能从头来过。

问题六:换机作业完成之后还可以做些什么?

考量到现代人手机中资料的重要性,不只换机前、换机中须保持谨慎,转移后无论在新旧手机上,也都还有一些额外事项可以注意。

对于新手机,第一要务当然是确认转移过来的资料是否齐全,例如联络人、简讯、照片、影片、音乐跟 App 等等,若有零星缺漏可以手动个别处理,但若是大量遗失,则应该回头检视在移转过程当中,是否有问题产生或操作错误的地方,例如忘记打勾特定选项或不小心还原到了错误的备份等等。

紧接著,笔者建议可以打开应用程式商店,更新所有转移到新手机上的 App,让它们能够对应全新的装置与系统版本,避免未来使用时出现相容性问题,接著再登入个别 App 的帐号、重新加回行动支付的信用卡资讯、启用生物辨识功能,完成整个换机流程的最后一哩路。

至于旧手机除非遭系统强制恢复原厂设定,否则于上手新装置后,过一阵子再行重置,将会是比较保险的作法。此外为了避免旧手机连上互联网后,因自动同步而导致储存于云端的资料发生冲突、覆盖,进而影响到新手机,建议于旧装置上开启飞航模式再进行各种操作。

使用者若要将旧手机收藏、保存,并不打算回收或转卖,建议可将电量消耗至50%到80%左右再关机,借此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问题七:透过第三方软体换机有安全性问题吗?

由于更换手机并转移资料,几乎是人人都会出现的需求,自然也在坊间形成了一股庞大商机。有些业者开发出第三方软体,号称可以完整且跨平台转移所有系统资料,或者针对个别的 App 进行搬家,假若使用者选择利用这些程式,而非采取正规的备份方法、教学进行转移,那么是否会产生安全性上的问题呢?

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坊间所开发的第三方搬家软体,有些确实能达到使用者预期中的效果,比方说跨平台转移 LINE 聊天记录,可是其表现既不够完美,而且还拥有相当大的限制,例如一定要安装特定版本的 App,或者较新版的 LINE 及作业系统并不支援等等。

此外,第三方程式通常会要求非常多、非常高的系统、软体与帐号权限,才允许使用者进行资料搬迁,因此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资安风险,再加上这些程式大都所费不赀,花上许多钱却转移失败的状况并非罕见,若消费者有心进行尝试,一定要记得思量再三。

手机上的部分资料之所以无法转移,其原因经常是源于开发者与系统的刻意限制,并非厂商故意为难使用者,基于安全性的考量跟原则,终究有它的道理存在。第三方软体借由更高的权限取得敏感资料,虽然方便且有机会突破限制,但同时也代表著对个人隐私的威胁。

【本文获“T客邦”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