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科学短片爆火 研究发现用上AI拟真虚拟主播更有说服力

撰文: 明日科学
出版:更新:

在 TikTok 等社群平台上,AI 技术打造出玛丽・居礼、特斯拉等历史人物化身的科学短片获得大量关注。然而这些 AI 虚拟人像是否真的让科学传播更有效?德国波鸿进阶互联网研究中心(CAIS)的 Jasmin Baake 团队发表于《科学传播期刊》的研究指出,“拟真”AI 科学沟通者实际上比卡通风格更能赢得观众信任。

研究设计中,约 500 名德国受试者观看四种组合的影片,包括拟真/卡通风格、男性/女性 AI 科学主播。研究者原预期拟真形象会引发“恐怖谷效应”──即太像真人却不完全像时引发观众不适,反而可能降低可信度;并预测男性虚拟主播会因刻板印象被认为更具专业性。

即便有“破绽” 仍比卡通风格赢得信任

实验中使用的拟真男性虚拟人像。(Jasmin Baake)

AI 虚拟人像是否真的让科学传播更有效?

+8

结果出人意料:拟真虚拟人像在“能力”、“诚信”与“善意”三项可信度评估中皆略胜卡通风格,整体被评为更具信任感。虽然男性被认为较有“能力”,但在诚信与善意上,男女形象并无显著差异。此外,参与者本身的 AI 熟悉度与对科学的基本信任也会影响评价。

延伸阅读:科技新知|科学家达成突破 机械人可改变形状 液化后再恢复原形(点击连结甪全文)

+11

研究显示,即便部分拟真虚拟人像仍有些微表情延迟、对嘴不协调等“破绽”,观众仍倾向赋予其更多可信任特质,且未如预期出现恐怖谷式的反感反应。这项结果为科学传播中如何设计 AI 角色提供了新方向。

Baake 强调,未来应进一步测试更细致的拟真程度梯度,探索在中间程度是否可能出现恐怖谷效应。此外,个别观众如何感知虚拟形象的“拟真程度”也可能是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

相关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学传播》。

首图来源: Jasmin Baake at al (CC BY 4.0)

参考论文:Balancing Realism and Trust: AI Avatar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延伸阅读:科技新知|科学家达成突破 机械人可改变形状 液化后再恢复原形(点击连结甪全文)

+38

【本文获“明日科学”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