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脆友将一家电变捕蚊神器|专家警告危险勿跟:随时搞到火烛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Threads 上近日流传一段引起热议的影片,一位网民在睡觉时被蚊子干扰,苦无办法之下突然灵机一动,打开风筒,利用其背部的吸风功能,将蚊子吸入机内,并声称它是“抓蚊神器”。这创新的做法看似聪明又有趣,引来不少网民留言表示照跟,但有专家指这做法潜藏极高风险千万别乱学,否则后果可大可小,随时玩到火烛!
为何风筒背部可以吸蚊子,得先明白风筒的工作原理。风筒一般以电热丝加热空气,并利用内部的高速小型摩打驱动风扇,将空气从后方吸入并从前方吹出,借此产生热风以达到干燥头发的效果。蚊子体积小、重量轻,在空气流动的情况下自然容易被吸进进气口,而背部的进风格栅空隙不大,刚好能让蚊子被吸附而无法逃脱,于是造成了“吸蚊”的效果。
但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吸入蚊子”的过程中。蚊子虽小,却可能在被吸入后卡在风筒的滤网或电机附近。风筒设计本非为了吸入异物,进气口后方的过滤网主要是阻挡尘埃与毛发等较轻微的脏污,一旦有昆虫尸体或其他异物长期卡住内部,可能导致散热不良、风道阻塞,甚至出现电机过热情况。若不定时清理,又持续使用,将加速机件老化,还可能造成电热丝或电机烧毁,严重者甚至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风险。
此外,风筒的马达和电热丝运作时会产生极高温度,若异物堆积在附近,亦有可能因高温点燃,尤其当风筒长时间使用、又未配备过热自动断电保护装置时,风险将大大增加。这也就是为何许多家电安全指引中,均明确注明不得将风筒用于非原设计用途,亦不应让异物靠近或进入进风口。
市面上其实已有许多专为捉蚊设计的家电产品,例如电蚊拍、光触媒灭蚊灯或吸入式灭蚊器等,这些产品在安全性、设计和功能上都经过专业考量与测试,使用起来比擅自改装风筒安全许多。尤其是针对小朋友与宠物同住的家庭,更应避免使用高温高功率家电来进行不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