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发明!突变酶10小时内分解塑胶逾90% 有效解决废物污染?
塑胶废物难以自然降解,人类的倾倒已造成严重海洋生态污染问题。日常生活中减塑外,回收和分解都是部份解决办法。近日科学家研发出新型突变酶,能于10小时内分解90% PET塑胶。技术规模正在扩大,明年约开设示范工厂,若然成功商业化,可望更易处理塑胶废物。
日常使用的胶樽,主要以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制造,每年产量约7,000万吨。即使市面上已有不少回收胶樽的渠道,仍然只有三成(30%)再造成新的塑胶物料。
回收公司通常混合多种不同颜色的塑胶,以高温融化后,生产出灰或黑色的塑胶原料。如此原料强度较低,通常变成地毯或其他用于衣服的低级塑胶纤维,最终逃不过被埋于堆填区或焚化。
不过如此局面或会改变。英国《卫报》及学术期刊《科学》报导称,《自然》(Nature)期刊于4月8日发表研究成果,绿色化学公司Carbios的科学家研发出突变酶,可于数小时内分解本需耗时400年以上方能自然分解的PET胶樽,效率逾90%。
此种突变酶最初在树叶堆肥中发现,能把PET胶樽分解化学建构组元(chemical building blocks),以便回收再造成高质新胶樽。
突变酶切断PET化学键效率 比天然酶高一万倍
突变酶的原始天然酶种,名为“树叶分支堆肥角质酶”( Leaf-branch compost cutinase, LCC),2012年由大阪大学的研究员首次在树叶堆肥中发现。LLC可以切断PET的两个主要构件“对苯二甲酸酯”(Terephthalate,俗称“的确凉”)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俗称“甘醇”、“水精”)之间的化学键。今次Carbios公司的科学家先从10万种微生物中筛选出LCC,当中包括在2012年首次发现的树叶堆肥虫。
不过天然LCC只能破坏植物叶片表面的蜡质保护层,分解PET胶樽的化学键效率不足。Carbios首席科学家Alain Marty和图卢兹大学(University of Toulouse)专家Isabelle Andre合作,分析所筛选出的LCC之晶体结构,以确认当中具关键分解作用的氨基酸,并引入多次突变,持续改良其分解PET的能力。研究员最终分离出一种突变酶,可于72°C的高温下稳定发挥作用。由于此温度接近PET本身的融化温度,突变酶在这温热环境下仍不瓦解,便可以更快速地分解PET。
200克塑胶瓶 10小时内分解90%
研发团队在专门设计的小型反应堆中测试突变酶,发现200克PET胶樽废物,在10小时内被分解了90%。如此一来,研究员便可利用突变酶分解PET,得出纯粹的对苯二甲酸酯和乙二醇,用来生产跟传统胶樽一样高质素的循环再造胶樽。
Carbios已跟生物技术公司Novozymes签订使用真菌大规模生产突变酶的协议。据称此突变酶的生产成本只占石油制造塑胶成本的4%。Carbios副总裁Martin Stephan表示,公司目标希望于2024或2025年前能够大规模量产。
Stephan认为减塑只能解决部分塑胶废弃问题。塑胶在食品、医疗和运输方面始终为社会带来了不少价值。现在有半数塑胶流入环境或被当垃圾堆填,他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收集塑胶废物。
资料来源:Nature、Science、The Guardian、Tech 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