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鸡先定有蛋先?6.1亿年前化石露玄机 千古谜题终有答案!

撰文: 李家梁
出版:更新:

“有鸡先还是有蛋先?”这个千古之谜,或者可以在一块6.1亿年前的化石中找到答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瑞士光源的同行合作,在中国贵州瓮安生物群 ── 一个距今6.1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中找到名叫“笼脊球”化石。

(网上图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表示,“笼脊球”整体呈球形,直径不到1毫米,保存了精美的多细胞结构↓↓↓(点小图放大看)

+1

研究发现,它们在一个充满母源营养物质的厚壁囊包中发育,过程非常类似动物的单细胞近亲(比如中生黏菌虫ichthyosporeans),但比动物的单细胞近亲更复杂,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有规律的细胞迁移和重组,这些细胞行为和动物原肠胚的细胞迁移重组行为非常类似,表明动物胚胎特有的发育机制,在动物化石纪录大量出现之前至少4000多万年前,便已经准备好了。

如果我们将动物比喻成一只鸡,那么复杂的胚胎发育过程就是孵化出小鸡的蛋,它桥接了动物的单细胞祖先和动物多细胞祖先之间的鸿沟。

殷宗军称,“笼脊球”化石的发现显示,孵化出动物这只“小鸡”的“蛋”在6.1亿年前就已经出现,换言之,“笼脊球”化石记录了动物从单细胞祖先向多细胞祖先演化的关键一步,为真正有细胞和组织分化动物的出现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概要图。(网上图片)

按上述推论,简单来说,就是先有“蛋”才有“鸡”。相关研究成果于《细胞》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

其实“有鸡先还是有蛋先?”这问题存在已久,“鸡先”和“蛋先”的支持者一直争持不下。过往有科学家以理论推测,由于形成蛋壳过程必须提供蛋白质,故结论是“先有鸡才有蛋”,至于信何者说法,大家可自行斟酌。

(Alison Burrell/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