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地》冷门神作动画观后感|别飞OP+ED、留意2个隐藏细节

撰文: 陈安琪
出版:更新:

Netflix《地》冷门神作动画观后感|别飞OP+ED、留意2个隐藏细节|改篇自同名漫画的《地。—关于地球的运动—》正在Netflix上播出,这套动画算是今季黑马,在网上被不少粉丝捧为“冷门神作”,有人认为是其作品名字《地》让人误以为是教科书类的物理/地理动画,减低了观看意欲。事实上《地》在寻求科学真理同时,亦探讨信仰和人性而赚人热泪,不少观众都被角色对真理的坚持,及历史传承的过程为感动。除此之外,《地》不止在故事内容上花心思,名称上和片头片尾曲制作上亦有精心设计过,你又留意到吗?

冷门神作《地》故事背景

动画将时间线设定在中世纪,在哥白尼(1543 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前,架空现实故事设定当时的教会及普遍人类相信“天动说”,一套认为地球在宇宙中心,所有天体都是围绕地转动的学说。而当时的宗教亦信奉这套理论,认为是神安排人类在宇宙中心的地球上,赋予人类特别的地位。而研究或指出“地动说”,即太阳为宇宙中心,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围绕太阳行走的天体,严重违反教会的思想,这些人会被打压为异端者,继而严刑拷打甚至处死。故事的主角就是活在这架空背景下,仍坚持研究及推动“地动说”。

冷门神作《地》故事背景(《地》剧照)

动画2个隐藏细节

1.《地》是一字多义的名称

《地》这套动画的日文名称是《チ》(发音为Chi),在日文中有不少字都是相同发音。在每小节的过场画面中,都会有不同角色读出“チ”,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大部分时间中文字幕都是显示“地”,不过有某几个小节亦翻译为“知”和“血”,事实上“知”和“血”在日文中都是相同发音“チ”。而在那几个小节当中,都有提及过“知”和“血”,“知”代表知识、“血”则代表在追求真理路上付出的重大代价。一字贯穿了整部作品三大重要概念,相当有想法。

1.《地》是一字多义的名称(《地》剧照)

2.每章片头曲+片尾曲动画都不同?

《地》每章的主角都不同,而制作团队竟然花了心思,每转一次主角就会在片头曲和片尾曲中替换至相关角色,细心得来亦让观众更能与角色一同“换代”。

2.每章片头曲+片尾曲动画都不同?(《地》片头曲截图)

片头曲《怪兽》旋律早在2021年出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头曲《怪兽》由日本乐团sakanaction演出,而旋律其实早在2021年的一个眼镜广告中,被主唱山口一郎哼出过,当时还未有歌词,时隔几年终于配上歌词在大家面前呈现,相当惊喜。而因为《怪兽》相当烩炙人口,但完整版一直都未释出,让不少粉丝都意犹未尽,高呼“拜托给我完整版”。之所以一直未能推出完整版是因为主唱山口一郎考虑到自身健康,改变了工作分配时间,同时不想随便交差,所以请粉丝耐心等候吧!

《地》动画观后感

动画目前连载而14集,逢星期六在Netflix将会更新。以下是笔者观看1至14集后的观后感。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敬请留意*******

1.以科学谈人情

笔者观看《地》后,脑中第一时间想起了一套电影《星际启示录》,两者都是在以科学的主题和背景下,描绘人情。两套作品改变世界的方式都并非是靠“理性”的方式,反而是靠“感动”和“爱”这种“感性”的方式。两套作品的主角都不是单靠自己去发掘及传递真理,而是相信“感动”和“爱”能够让对方接收到信息,然后将意志传承开去。例如竹《地》中第一章主角拉斐尔明明可以交出资料,却为了让地动说能够研究下去,用自己的死去留下感动,影响后世;《星际启示录》中,Cooper在黑洞中用重力传递讯息给女儿,为什么他相信女儿会懂?因为“爱是唯一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事物”。两套作品都在指出“感性”在科学领域中同样起到关键作用,颠覆人们所以为的“科学只关理性事”的想法,亦是这两套作品赚人热泪的其中一个原因。

以科学谈人情(《地》剧照)

2. 剧中金句“不正确不代表没意义”

可以被推翻的才叫科学,不能被推翻的叫做信仰或看法。剧中不少角色都面临自己多年研究成果或看法被推翻的局面,例如主张天动说的皮耶司特伯爵发现地动说的证据,意味著如果地动说是真的,就要推翻自己及前人2000年的研究成果。但剧中多次提到一个概念“不正确不代表没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难题或领域都有前人在带领,这时唯有错误在前方引领带我们寻找真理。

剧中金句“不正确不代表没意义”(《地》剧照)

3. 人类是渺小还是强大?

故事中的人们作为“前人”,有感人类十分渺小,不能像神一样,一早拥有真理,亦认为地上的生活是痛苦的,唯有信奉神,才能死后前往幸福的天国,剧中的奥克兹就是一个例子,他认为天动说是将人类所在的地球设计在宇宙最底层,天上的星星都像嘲笑地面的人类一样,让他无法直视天空。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确起始拥有的很少,然而人类却靠著传承,结合多位、多代人的研究、经验,拥有了后来人类所得到的知识。起初拥有的很少,后来得到的却很多,岂不是在反映人类的强大?

人类是渺小还是强大?(《地》剧照)

情况就如《死亡笔记》一样,有人认为L最后死在夜神月的计谋下,证明L不及夜神月强,但亦有人如笔者一样认为,L在没有死神、没有线索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又一个“实验”,找到极为贴近真相的事实,反映出L的智力更胜一筹和思维的强大。

也许“强大”并非是“本来有多少”,而是“后来可以有多少”,可能性及可塑性才是人类强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