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10款空气清新机测试|颗粒净化表现悬殊 用错会释放污染物
消委会10款空气清新机测试|香港空气污染情况,相信每个香港人都深深感受到,尤其在流感肆虐的季节。越来越多家庭选择购买空气清新机来改善室内空气质素,市场上亦出现了许多声称能杀菌除病毒的空气清新机,这些设备真的有效吗?
消委会最新与机电工程署合作,测试了 10 款空气清新机,结果发现在去除颗粒物及甲醛的效率参差不齐。如正想入手空气清新机的话,可以参考以下测试结果。
消委会选择市面上售价由$1,798~$7,880 的 10 款空气清新机,所有均随机附有HEPA过滤器,声称可隔除香烟烟雾、尘埃、病毒及细菌等污染物。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空气清新机在除颗粒物、甲醛及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测试结果显示,洁净空气量(CADR)愈高的空气清新机,净化速度愈快,效能也愈好。然而,高CADR的机型不一定价格昂贵,小米 空气净化器 4 Pro 去除速度甚至比 Dyson更快。
除颗粒物﹑去除甲醛表现
测试中发现,声称最大适用房间面积 646~1000 平方呎的空气清新机,除颗粒物表现非常悬殊。在净化烟雾、尘埃及花粉的速度方面,最快的样本比最慢的样本分别快2.7倍、2.1倍及1.6倍,当中 LG 和 小米的机款空气洁净速度最快。
当家居刚完成装修或添置新家具,室内的甲醛浓度或会较高,有机会引起过敏。消委会的测试发现,各款机在清除甲醛的速度非常悬殊,由11.7立方米/小时至236.5立方米/小时,最快和最慢差约 20 倍。其中小米除甲醛表现较突出。
每年耗电量估计算
在耗电量测试方面,量度了在使用、备用及关机三种状态下的耗电量,并估算了每年耗电量。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假设每天使用16小时,其余8小时处于关机或备用状态,并以每度电 $1.6 计算年电费,每年估算所需的电费由$176~$467 不等。结果显示,不同型号的年电费差异较大,适用面积较小的样本每年耗电量较低,而适用面积较大的样本耗电量则较高。
除了效能及耗电量外,过滤器的更换成本也是消费者选购空气清新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样本所需更换的过滤器数量及建议更换时间差异颇大。建议的使用时间最短只有6至12个月,最长则为10年。
用得唔好空气更差?
香港医学会表示,空气清新机在特定的房间大小和密闭空间下,确实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病毒颗粒,但无法阻止病毒通过其他途径传播,例如衣服或飞沫。因此,用户不应完全依赖空气清新机来预防疾病,仍需注重其他防护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更重要的是,如使用设计不佳或未经良好保养的空气清新机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设计欠佳的设备不但不能有效过滤致敏原,还可能在室内释放污染物。如果不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器,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进一步污染室内空气,甚至加剧呼吸道问题。
Dyson 回应
Dyson 强调从能有效感应和捕捉污染物,并将洁净的空气传送到房间的每个角落,这三大方向评估净化性能,而非像 CADR 测试仅针对过滤速度或气流量。 Dyson 研发出的 POLAR 测试,被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采纳为协会标准,全面评估 Dyson 空气清新机的全部性能。Dyson Purifier Big+Quiet Formaldehyde 甲醛空气清新机 BP03 的设计旨于在宽敞空间内持续净化空气。其催化滤网(SCO)能把甲醛分子分解成微量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再生,持续不断地消灭甲醛,并永远毋须更换,因此机器的长远维护费用亦较低。
资料来源:消委会选择月刊《5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