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融合教育更有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朋友A的女儿正在报读K1,近日饭聚,朋友A问我“最近我女儿收到心仪幼稚园的Offer,不过我发现原来那间幼稚园会取录有SEN的小朋友,有点担心我女儿会受到影响,所以仍在考虑好不好入读。”我答“为何不入读?其实囡囡在一间著重融合教育的幼稚园下成长,反而更能发展正面的认知呢。”我话音刚落,一众友人纷纷把疑惑的目光转向我。
撰文:东华学院幼儿教育(荣誉)教育学士课程主任黄有豪博士
要了解融合教育,我们首先便要知道“特殊学习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SEN)的意思。特殊学习需要其实是指幼儿,由于一些个别差异而导致在学习及生活上出现困难,但当环境能适切提供协助学习及自理,往往这些需要再不“特殊”,而可视为一些个人差异。这些个人差异包括弱视、弱听、读写障碍或语音发展迟缓等等。根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全港约有七分一的幼儿有特殊学习需要,所以政府多年前已在幼稚园推行融合教育,希望可以在透过“及早识别”、“及早支援”、“全校参与”、“家校合作”和“跨界别协作”五个范畴下,并在文化、政策及措施三方面互相配合下,助有SEN的幼儿更快融入主流校园环境,享有平等、优质而又全面的教育机会。
现时政府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幼儿提供特殊教育学前儿童康复服务,也即是“S位”(特殊幼儿中心)、“I 位”(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兼收计划 )、“O位”(到校学前复康服务) 及“E位”(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当中的I位及O位便是安排幼儿入读主流幼稚园,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成长,幼儿同时亦会在幼稚园接受不同专业人士(如职业治疗师及教育心理学家)所提供的训练;而“E位”则是幼儿一方面在主流幼稚园学习,一方面每星期到训练中心接受不同的训练,助他们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前等同一般幼儿的发展标准。
打破迷思 - 孩子和SEN幼儿做朋友会有正面影响
有不少家长可能会有一个迷思,以为在有取录SEN的幼稚园就读的小朋友学术成绩会较差。其实不少学术研究已经指出幼儿在融合教育的学习环境下,发展跟传统学习环境没有学术分别。他们甚至会更主动投入课室活动、更易于与同侪发展友谊,对个别差异有较高接纳程度;较显示尊重别人的态度,整体来说,幼儿跟有SEN的小朋友相处时会对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
融合教育有赖社会支持
其实要有效推行融合教育,实有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都相互关联。研究指出有效的家校协作能为整体校园带来正面积极影响,家长可担当学校的咨询及资源提供的角色,协助学校发展,因此在推行融合教育时,家长对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幼儿的接纳程度是学校的最大挑战,这意味著学校领导层以至相关政府政策能否有效改善家长对“特殊需要”及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至为关键。要与所有家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同行,才能促进幼儿全人健康发展,为下一代孕育更和谐的社会。
我们下一篇会分享一下,作为家长可以如何支持幼童社交及情绪能力
“01教育”设有教育专栏,邀请不同专家、校长、教师分享不同学科和专业范畴的经验和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