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津中议会倡中学减每班人数 容许外地生付费读公营学校
撰文: 卢劲扬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将于下周三(19日)宣读首份施政报告,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早前已经向特首提交建议。津中议会署理主席谭剑虹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政策建议涵盖三大范团,包括课程发展、学校生态及发展香港成教育枢纽,其中课程发展建议政府适当调整中学每班人数,但并非要中学推行小班。
谭剑虹表示,在课程发展方面,津中议会建议政府推出措施培养学生优质品格、优化师资培训,同时期望政府可适当调整中学每班人数。
教育局早前完成“数人头”,全港公营中学共减少22班中一。被问及建议调整每班人数建议是否回应缩班杀校问题,谭剑虹称希望政府除考虑安排学校迁校和合并学校外,亦可从调整每班师生比例入手。
他表明建议并非要中学推小班教学,因为小班教学定义是每班人数25人,而现时中学每班人数33人,认为调整后每班人数可以在25至33人之间落墨。
至于学校生态方面,津中议会建议政府实行稳定班级结构,将每间中学班级设定在18至24班,以免学校各级开班数不稳,长远影响学校发展及教学质素。
另外,议会亦建议政府将香港发展为教育枢纽。谭剑虹指,香港基础教育水平高而且汇聚中西文化,香港学校普遍有照顾境外学生及非华语学生经验,建议政府在外地学生缴付全额学费的前提下,开拓外地生源,并多作宣传及提供配套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