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以IB课程培育全方位国际人才 - 宏信书院的全球化教育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在瞬息万变的21世纪,想必每一位家长都期望培养孩子成为具全球视野和德才兼备的未来领袖。在众多的课程当中,国际文凭课程(IB课程)因能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对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而受到家长的瞩目。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下称宏信书院)提供小学到高中“一条龙”的国际课程,著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国际视野,让他们成为主动探究的终身学习者。

跨学科学习 培养多元思考

小学国际文凭课程(IB PYP)是一个跨学科的探究式学习,小学阶段不设考试,当中的探究单元(Units of Inquiry, UOI)课程内容横跨六大学术范畴: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社会及人文研究、个人与社会教育及体育,著重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及自我反思的能力。而每个年级都会举行“学习成果展”,由学生向老师和家长分享学习成果。六年级学生则会在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自订研究题目,并将研究成果于学期尾的“小学学习成果荟萃”(PYP Exhibition, PYPX)中展现出来,以此作为他们小学学习旅程的一个总结。

小学的探究式单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独创“全球教室”提供独特学习体验

宏信书院独创“Global Classroom”(全球教室),每年均会安排学生参与海外及本地的学习活动以达致IB课程中所强调的十个“IB学习者培养目标”(IB Learner Profile),即懂反思、与人沟通、勇于探究、有原则、视野开阔、富同理心、均衡发展、思考力、知识丰富及富冒险精神。

学生会就所学的单元,前往本地和海外场所,如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故宫博物馆,以及珠海太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京杭大运河”等,深化所学知识。学校更计划于本学年安排高小学生到上海和新加坡进行跨国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而小四学生则需参与为期2-3天的露营活动,由自行搭建帐篷、到参与上山下海的历奇活动,透过活动培育学生的独立处事能力、恒毅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小四学生需参与露营,当中更包括上山下海的历奇活动。

太空科研融入课程 点燃学生航天梦

在总校长林克忠博士的带领之下,宏信书院的学生就多次创造了香港历史!今年3月,首个香港学生制造的人造卫星成功于西伯利亚顺利测试升空。今年7月,宏信书院作为全港唯一被邀请参加“U18全球青少年火箭发射挑战赛”的学校,亦于比赛中赢取了六个奖项、并取得总成绩第二名的非凡成绩。

而为了以培养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宏信书院将于2024-2025学年起,在高小及初中课程中加插航天科研的内容,亦计划让小学生亲身制造卫星及火箭,令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学习航天知识,并亲身实践所学!

此外,教育局也将于未来几年,分批于小学各个年级,将科学科独立成科。而总校长林克忠博士深信香港有一个良好的土壤,就是在众多范畴上都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和肯定。在学校发展方针、教育局指引以及国家支持,三方并行、环环相扣之下,必定能有效推动香港学生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3月就有学生到西伯利亚制作了首个由香港学生制造的人造卫星。
宏信书院成为香港唯一一间受邀到冷湖火星小镇,参加“U18全球青少年火箭发射挑战赛”,更获得了总成绩第二的非凡成就!
总校长林克忠博士积极将航天科学融入课程当中,培养学生对航天的兴趣,以助他们追逐航天梦。

一年级(2025-2026学年)网上报名
由即日起至2024年9月9日下午4时
网上报名:http://admissions.luac.edu.hk/

更多详情:https://www.luac.edu.hk/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