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入秋肥美多油!有咸淡水之分哪种好味?元朗乌头最出名有原因

撰文: 黄伟麟
出版:更新:

乌头在秋冬季节最为肥美,而最出名就是本地养殖的元朗乌头。乌头原是一种称为鲻鱼的咸水鱼,后来经过多次的淡化,成功将野生转为鱼塘养殖,并成为香港独特的水产。

乌头鱼原本是一种咸水鱼,有鲻鱼之称。(资料图片)

乌头鱼适应力强 咸淡水皆可生存

乌头鱼原本是一种咸水鱼,有鲻鱼之称,并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及热带海域的沿岸。喜欢栖息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口,幼鱼可溯河进入淡水河川。每逢产卵期,乌头鱼会洄游至近岸产卵。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遭污染的港湾及淡水河川皆可生存。

乌头在秋冬季节最为肥美,而最出名就是本地养殖的元朗乌头。(资料图片)

元朗乌头的由来 咸水乌头鱼转淡水饲养?

由于六十年代新界不少村民开始弃耕,并将耕地改成鱼塘养鱼,起初是以养殖鲩鱼或金山鲗为主。但及后引入乌头鱼,就有多个说法,有人说是在马鞍山水坑发现这鱼种,有人说是沙头角海边发现。每年入冬后,成群的乌头鱼回到温暖海边,找寻位置产卵,这段期间渔民便在海边打捞鱼苗,将野生鱼种放入鱼塘养大。

新界渔民将咸水乌头鱼转为淡水饲养,是经历不少挫折,起初的死亡率高达四成,后来改用咸水再慢慢注入淡水淡化,延长水质改变的时间,使鱼苗逐步适应淡水。在元朗的鱼塘,土壤里更带有盐分,加入淡水后也会呈现微咸的状态,所以非常适合饲养乌头鱼,因此,元朗乌头特别出名。

养出来的乌头肥美多鱼油,饲养九个月便有一斤重,可以推出市场出售。(资料图片)

海水乌头长得慢 淡水乌头有泥味

咸水乌头生长慢,肉质鲜甜较实,而且鱼油往往不多。相反,淡水乌头长得快,因为淡水环境有充足的水藻供食用,可是水藻会令乌头带有泥味,但是淡水较肥美多鱼油。用淡化这种低咸度的饲养方法,便能改变乌头的缺点,又可解决咸水乌头生长慢的问题,以及排除泥味,养出来的乌头肥美多鱼油,饲养九个月便有一斤重,可以推出市场出售。

根据香港街市鱼类海鲜研究社的文章所指,乌头现时同样有养殖货及野生货,冰台所见多为养殖鱼,活鱼多是野生咸水鱼。乌头鱼全年皆有,街市所见多数是10両至2斤,并以原条出售,野生或养殖价钱也不贵。

选择一斤以上的大乌头才好吃,因为大乌头的油脂较多肉质结实。(资料图片)

简单家常菜 咸柠檬蒸乌头

乌头做法有很多,有泰式明炉乌头、潮式有冻乌头,以及简单家常菜咸柠檬蒸乌头!应选择一斤以上的大乌头才好吃,因为大乌头的油脂较多,肉质结实,同时亦比较甘香。乌头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维他命B、E、钙、镁、硒等营养。

【咸柠檬蒸乌头食谱】家庭风味蒸鱼菜 一斤重乌头最结实甘香!

咸柠檬蒸乌头食谱
+1

参考资料:杨氏水产香港街市鱼类海鲜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