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一素食餐厅】狼鹰猫狗传新讯息:我们骨子里都是素食者

撰文: 黄美云
出版:更新:

同台食饭跟朋友明说:“我食素。”这并非什么难于启齿的事。然而在100年前瑞士,光顾素食餐厅的人则情愿走后门,更被认为“不吃肉者非真男人。”(he who ate no meat was not a real man)也曾被取笑为“草食动物”(herbivores),然而为了健康、为了动物,从不改变食素的选择。Ruf Lanz广告公司最近给百年历史的素食餐厅设计了全新广告,传达“Deep down we’re all vegetarians”的讯息。(我们骨子里都是素食者)。这家位于瑞士苏黎世的Hiltl为欧洲第一间素食餐厅,所谓的“第一”是根据健力士世界纪录而言的。餐厅于1898年开业,由Ambrosius Hiltl接管,至今交由家族第四代的子孙继承,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图片由Hiltl提供

Deep Down We're Vegetarians

百年老店Hiltl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楼高5层,成为一家食素的潮店,由餐厅、教厨师烹调素食、出版烹饪书、素食图书馆至熟食店,八足咁多爪,其宣传广告当然也落足心机。最新的广告有4款设计图,包括豺狼、麻鹰、狗、猫。牠们的食物链最底层都是蔬果(其中老鼠的肚里装着芝士较具争议),言下之意,反观人类,其实我们本质上都是食素的。

1931年Hiltl餐厅室内室外。当年只有地下与1楼营业。
Ambrosius Hiltl因为风湿病转为食素。

为食素不惜走后门

而回溯历史Ambrosius Hiltl并非胎里素,食素全是健康的选择。Hiltl的前身是Vegetarierheim and Abstinence Café,1904年才被Ambrosius Hiltl接手。Ambrosius本来身居德国做裁缝,当年裁缝协会给他每公里5便士的车费津贴,他常常带齐针线剪刀从家乡德国Bavaria前往瑞士学艺,也在20岁那年到苏黎世定居。

到了1901Ambrosius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病重,医生都说他如果不改善饮食习惯,并放弃肉食就死定了。在Ambrosius的生平中写道,“作为一个单身寡佬,很难去炮制一顿无肉素食。那就唯有到Vegetarierheim(素食者之家)用餐,但当时的餐厅被取笑为“root bunker”,而素食者被笑称为草食动物。不少客人都会走后门入餐厅。虽然如此,他依然很喜欢光顾,还因此健康了不少。”

学院club餐厅 全天候倡素食

此后的餐厅也颇为平实的经营,第二代老板Margrith于1951人年到Delhi参加世界素食会议,认识印度素食给餐厅带来东南亚风味的菜式。餐厅100周年时,第四代老板Rolf Hiltl接管后,餐厅提早每朝6点半开门提供早餐,11时起还有自助餐,晚上则转为Hiltl Club,有DJ驻场。而餐厅5楼则是学院(Hiltl Academy),开烹饪班(教厨师煮素)、提供一对一的饮食建议等。2013年开了瑞士第一家素食者的Butchery(熟食店)。素食或纯素者除了食豆腐、面筋、天贝(印尼豆制品tempeh)外,还有自家制的糖浆、酸辣酱(印度chutneys)、Paneer(东南亚流行的一种芝士)、豆制的肠、酒可供选择,此外还有烹饪书,烹饪工具等。Hiltl指出,很多人可能没有留意到有些酒含有鱼胶(fish bladders)或明胶(gelatine),素食者或纯素者在拣酒时都需很小心选择。

餐厅今天的样子。
1楼自助餐,分沙律类和印度美食。
食物按重量收费,不可浪费。

资料:www.hilt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