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热话】分辨食物香臭气味不是靠鼻?气味不能全人工复制!
香气,是影响我们判断食物是否美味的一大关键。当我们闻到炸鸡、臭豆腐等气味强烈的食物,即使眼未见其物,也会食欲大开。究竟,让我们嗅到香气的机制是如何启动的?气味对于食物而言又有哪些重要作用?
文:黄敬翔/食力
台湾沣食公益饮食文化教育基金会智库、辅仁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陈政雄于“节庆饮食 守护美好台湾味”良食脉动讲座中表示,当我们在选择、接受并且摄取一项食品前,会依靠“食品风味(flavor)”,也就是从食物的气味、滋味以及质地来进行判断。陈政雄分享到,气味其实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汇,若要更精准一点,喜欢的气味如麻油香属于香气(aroma);不喜欢的气味如油耗味,则是不良气味(off-odor)。
那么,人类是借由鼻子来分辨气味好坏的吗?(按图放大了解)▼
气味无法单靠人工完全复制
究竟气味从何而来?除了动植物体内会生理代谢自然生成天然气味之外,陈政雄举例,生肉本身的气味并不重,但是一旦经过烤、煮等程序,味道就会变得很好,这是因为食物的化学物质(前驱物)透过各种反应变化,如经加热、发酵、熟成、氧化等,进而形成更多不同的气味。
另外,气味还可以“人工”生成,从非动植物或其他天然来源经化学反应生成。陈政雄举例,香草的香气来源是香荚兰种子中的“香兰素(Vanillin)”,也可以经由人工合成,合成出来的就叫做“乙香草醛(ethyl vanillin)”。但他也表示,人工香味无法完全复制天然香味中的所有成分,“就好比再厉害的画家也无法完全复制出达文西的画作一样。”
食品不能没有“香气”!人工添加让加工食品能维持风味
陈政雄指出,气味可以用于判别品质,透过气味可以去判别好坏。这世上如此多的香气,在学术界已经有人开始做记录、统整成资料库,如咖啡熟豆能检测出的香气超过850种化合物。且气味除了帮助我们鉴别食物风味好坏以外,还有很多的功用。在日常生活中,气味也常用于掩盖异味,如在煮鱼时因为担心鱼腥味,人们可能就会加入香料等。
在食品业中,气味可以用于加工应用,因为味道会随著时间挥发掉,透过人工添加可以让风味保持。此外,气味也可用于开发产品,现在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不同风味混搭的食物。在食品产业中,也会建立与运用气味数据库作为“配方”的纪录。
至于人工香料是否会影响健康?陈政雄表示,其实人工香料的化学结构与天然的很接近,且国家有许多法规在管理,民众并不需要担心。
延伸阅读:
【本文获“食力”授权转载,原文:好香或好臭?气味与嗅觉背后的科学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