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女生】无麸质布朗尼 苦练5年“很难吃”变抢手货(上)
“朋友说你用甜品造福了无数素食情侣。”
“太夸张了。有吗?近来只造福了一对。”
“她还说你的甜品好味到癫。”
“也太夸张了,吃不坏人而已。”
24岁女生晓芙十年前开始茹素,三年后索性蛋、奶也不吃,奉行纯素饮食。放下蛋、奶,原本由甜品填满的那一个胃,突然空荡荡。“当年纯素也不是很hit,不吃蛋奶,基本上都没有甚么甜品可吃。”
生命中缺少甜品,怅然自失。平日由妈妈主理一日三餐的女孩,在告别甜品两年后,自煮起来。为家添置焗炉、焗模、焗盘等烘培工具,买来烹饪书找食谱,雀跃地做了一个下午,首个纯素蛋糕--方形的布朗尼蛋糕(Brownie)终于出炉了。自己先吃一啖,“都几好吃啊。”杰作当然要给妈妈试食,尝一口,沉默,顿了片刻说:“好难吃。质感不似蛋糕,太实了。而且有一阵味。”妈妈最终也咽下了,晓芙追查“一阵味”的元凶后发现,大概是泡打粉下重手了,买回来的食谱也不靠谱,步骤可跟随,但份量还需要自己调整。
市集出售 公诸同好
甜品要做得好吃,大概与煮食一样需要不断练习,熟能生巧,没有甚么捷径可言。当年“很难吃”的布朗尼,五年后已经成为抢手货。同样茹素的晓芙妈妈也改口说:“好吃。”令晓芙更自信带其甜品到市集见世面,公诸同好。
每次到市集摆档,晓芙所带的蛋糕款式并不多,大约4至5款无蛋奶素食蛋糕,每款半打。部分市集档费日租$500,晓芙的蛋糕如杯子蛋糕每个$10至$20,“不太能维到本,但纯素者见到蛋糕好开心。”这是她摆档的动力。“开档不是为了赚钱,但也不要蚀得咁劲。”她记得早前在马宝宝农场摆档,档费每天$50,在这环境下轻松得多,也是印象里不用亏蚀的一次。
将蛋糕带到市集,可与不同喜爱素食的人士谈素食、环保、蛋糕的做法。也因为与一位客人的对话让她灵机一触,启发她制作纯素无麸质(Gluten-free)蛋糕,“有次摆档有位素食爸爸走过来说,‘我儿子小麦、蛋、奶也敏感,有无蛋糕适合他吃。’我当时卖的蛋糕含有小麦成分,最后他失望走了。”晓芙那刻才意识到,原来还有一些人跟她早前一样揾件蛋糕食都咁艰难。
麸质:小麦大麦黑麦内的蛋白质
如今素食饮食文化逐渐多人认识,在市面上也能找到不少纯素甜品,但无麸质却又更少。麸质是指在小麦、大麦和黑麦内的蛋白质。对麸质敏感的人士,进食后会食物敏感,例如腹泻、痕痒、出疹、嘴肿、喉咙肿胀等。他们与一般的蛋糕可谓绝缘。如此,樊晓芙便开始做纯素无麸质蛋糕。
纯素无麸质布朗尼食谱(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