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叮嘱“区区有议办”勿少过改制前规模 联合议办成趋势
【区议会/区议会选举】区议会选战刚落幕,开设议员办事处成为下一个战场。据悉,有关方面早前下达指示,希望“区区有议办”,建议维持以往旧制划分452个选区都有办事处的服务规模,起码数量都要“近乎”一样,地点平均分布,不希望“太多堆埋一齐”,最理想每名区议员都各自开设办事处,联合办事处亦无妨。
新制下有470名区议员,理论上绰绰有余,现实是资源、经验成最大问题,不只大党倾向开联合办事处,细政团想壮大推动议题力量,都希望跨政团合作开办事处,或许将呈现新一幅势力版图。
民建联部分区完成部署 倾向只与党友开联合议办
新出炉的《区议员履职监察制度指引》规定,区议员上任3个月内成立最少一个地区办事处,与其他议员组成的联合办事处亦计算在内,办公时间每周不得少于40小时。建制最大党民建联今届选举是“大赢家”,坐拥147个议席,占区议会总议席三分一,亦面对人手租金等资源问题。
该党有直选议员称,改制后选区较以往大得多,有些“九合一”甚至“十合一”,巡区都要行足数日,办事处不可能全覆盖,主要以“直选孖地委会”或“直选孖委任”的方向开设联合办事处。据了解民建联部分区已完成开设办事处的部署,倾向只与党友合作,有议员坦言“始终要挂民建联牌头,租金两份分,办事处资源、更表都要分开”,即使曾接获独立的委任议员的青睐求合作,都是认为同党比较方便,“佢无经验,一齐开即系自己做晒”。
“单头”议会新丁资源经验不足 拉拢合作免单打独斗
来届有大约200名区议员报称独立或无申报政治联系,占总数近4成,这些“单头”议员不少是新丁,莫说是资源,议会或服务经验亦不足,部分人本身亦有另一份正职。有即将上任的独立委任区议员透露,倾向与其他议员开设联合办事处,“皮费问题,租金贵,2个人夹租皮费轻啲,又互相照应”,服务点以方便其本身正职工作地点为主要考量。亦有细政团主动寻求其他建制政团合作,开设联合办事处,以推动议题合作为大前题。据悉,有乡事派议员亦蠢蠢欲动,拉拢独立议员合作。
“单头”议会新丁经验不足,一同开联合办事处可谓各取所需。有政界人士认为,合作的重点不在议题和“牙力”,而是部署下次选战,为扩大版图增加地区桩脚。不过这个“如意算盘”是否打得响都存在变数,因为有关方面对议员办事处覆盖范围都有一定期望。
改制前鲜有区议员联合议办 改制后“联乘”成常态
开设联合办事处可谓今届立法会议员的常态,例如选委界孖著地区直选议员合作,有助提升知名度及接触居民。区议员开联合办事处过去不常见,现届的例子有深水埗前区议员刘家衡和李文浩曾开联合议办,主要因为选区和理念相近。改制前选区较现时小得多,每区一个办事处已满足服务需要;改制后选区划大,亦是爱国者的世界,当局都希望议员同心协力“做区”,不再有开区议员办事处是为“开票仓”的想法,更不应再有地域界限。
指示“区区有议办” 地点分布平均 忌“堆埋一齐”
据悉,有关方面早前曾经下达指示,希望“区区有议办”,其中一个考虑方案是参考旧制的452个选区划分,维持每区都有办事处的服务规模,起码办事处数量“近乎”一样。虽然按新《履职监察指引》规定,每名议员都要开设至少一个办事处,联名办事处亦计算在内。但若果大家都只开一个联合办事处满足基本要求,则恕难达到期望,最理想每名区议员都各自开设办事处,联合办事处亦无妨,有关方面认为开设地点要平均,切忌“堆埋一齐”。
有候任议员认同“议办比以前薄弱梗系唔得”
以北区区议会为例,旧选区划分之下有18区选区,新制下有24个区议员,虽然委任议员占3分之1,但如果每名议员都各自开设办事处,从人数上看,理论上是满足到“区区有议办”的要求。有候任议员认同有关方面的想法,“议办比以前薄弱梗系唔得”,不过现实考虑是每个选区本身是某议员或某地区人士的“地头”,若有其他人“踩场”,可能会引起尴尬或者纷争。
爱国者下的区议会,开设区议员办事处的战场上,能否摆脱党派利益,有待3个月开办事处限期后,观望新一幅势力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