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议员身兼关爱队资源分配不公?麦美娟:受惠的是市民
新当选的区议员及委任议员,不少本身都是关爱队队长或成员,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被问到是否资源分配不公平,她说资源是提供予关爱队,而不是给予队员,受惠的是市民,“唔能够话关爱队系咪唔应该俾资源你做嘢,观念一定要搞清楚”。对于大部分区议员身兼地区三会成员是否因为“拣无可拣”,麦美娟称能令三会工作结合得更好。
《香港01》早前统计,179名委任区议员名单当中,有49人属2019年区议会选举“败部复活”,占委任区议员总数大约27%。连同地方直选及地区委员会界别,新一届区议会有4成议员属“败部复活”,部分委任区议员是空降。
委任议员部分属空降 麦美娟:有啲喺社会阶层跨区工作
麦美娟接受电视台访问时,被问到空降区议员不熟地区,为何仍然要委任,她解释委任时考虑对方是否坚定爱国者、对地区联系性是否有关,加入区议会之后是否透过其背景、专业,令地区增值,“有啲可能喺社会阶层上跨区工作”,每个区议员都要成立办事处,“以往一条邨5个办事处,以后市民求助没无地域界限,日后可以揾当区委任议员、地区委员会议员,好多议员俾佢揾”。她又说,透过本周将公布的区议员履职监察机制,议员将须有定期会见市民计划,收集民意和协助政府咨询工作。
议员身兼关爱队资源分配不公?麦美娟:受惠的是市民
对于新当选的区议员及委任议员,不少本身都是关爱队队长或成员,会否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平,麦美娟说不明白社会上为何有此误解,解释资源是提供予关爱队,而不是给予队员,受惠的是市民,“唔能够话关爱队系咪唔应该俾资源你做嘢,观念一定要搞清楚”。
大部分议员身兼三会成员 麦美娟:更好结合
被问到大部分区议员身兼地区三会成员是否因为“拣无可拣”,麦美娟称市民是按其考虑选出区议员,重提自己由1994年开始做区议员,是该区分区委员会成员,因当时区议员一定是该区分区委员会成员,相信能令灭罪委员会及防火委员会更好结合。她称,2000多名三会成员,只有部分是区议员,又指关爱队有5000多人,当中少部分是区议员。
对于今次出来投票的大多是建制派支持者,担不担心得不到非建制市民支持,麦美娟称最重要如何令到市民知区议会是甚么,明白区议员工作,工作成果是否帮到市民,令市民更了解认识区议员,并在今次选举过程建立了健康选举文化。被问到下届选举宣传会否同样大规模,麦美娟称不可以预视四年后做或不做,反问“如果话4年后点,之后8年,12年又点,其实系不设实际”,重申最重要区议会能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