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民联倡为“三无大厦”设清洁队 扩大推行“联厦联管”计划

撰文: 李宇婷
出版:更新:

为协助“三无大厦”业主维修旧楼,经民联促请政府“多管齐下”,包括逐步扩展市建局九龙城“联厦联管”计划至更多地区,和组织专门负责“三无大厦”的清洁队等。

副主席梁美芬指清洁队已有实践经验,香港有很多有心人在空余时间做义工。能力方面,她说很多人都能清洁,安排一个工程界人士在队伍亦能帮助其他队员解决问题。主席卢伟国指乐见政府采纳现时有部份区域试行计划,认为不需要先导计划,可以直接推行。

市建局发言人回应指,欢迎相关建议,强调在缺乏土地和财政资源下,“重建发展”和“楼宇复修”必需双轨并行,并已增拨资源和制定措施,推广楼宇复修。

经民联建议将市建局“联厦联管”计划拓展至更多地区,并增加每年市区重建的楼宇数目。(李宇婷摄)

梁美芬提到以往参加的义工都能胜任清洁队工作,不时有志愿组织成功组办清洁队。此外,关爱队亦已启动,成员能以自身的网络,招募有相关知识的人士组织清洁队,帮助有需要的业主。

倡加强市建局旧区重建计划力度

本港市区重建速度缓慢,卢伟国建议政府应该尽快展开大型旧区整体重建计划。市建局五年业务网领指,将展开约650幢楼宇的重建工作,平均每年130幢,卢伟国认为重建力度需要加大,如果平均每年重建增加至150幢,5年内可重建750幢旧楼,不但可以加快旧楼旧区的重建进度,提供逾1.1万个住宅单位,而且单是建筑工程就可直接提供接近1万个就业机会,连带创造的物业管理、零售、餐饮、个人服务等的就业和商业机会,将带来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至于工程人手紧张,他认为香港各经济领域都需要向前发展,让市民安居乐业,人力不能充份配合是自然的,政府要就人力采取适当措施,包括本地培训和输入外劳。

经民联建议加大旧楼重建规模,并放宽地积比,以兴建更多住宅单位。(资料图片/黄伟伦摄)

倡重建楼宇放宽地积比 增可建单位数目

副主席林健锋表示,私人发展商是旧区重建的主导力量,再次建议政府在未来数月楼市平稳发展下,全面撤销楼市“辣招”,免除买家印花税(BSD)、新住宅印花税(NRSD)和额外印花税(SSD),尽快促进楼市复常,同时考虑豁免旧楼重建单位的“禁售期”,以减省重建成本,进一步加快重建步伐。他亦建议政府放宽地积比率,提高楼宇高度,令重建后可新增的单位数目进一步增加,增加发展商重建旧楼的诱因。

市建局:市区重建过程复杂 不能单用数目作指标

市建局表示,《市区重建策略》列明市区更新的主要目标,除了将破旧失修的楼宇重建之外,亦涵盖重整及重新规划土地用途、优化交通和行人网络、增设绿化空间、重置老旧政府设施、以至保存地区特色等范畴。加上重建涉及社会影响评估,为受影响的住户和经营者制定迁置措施等,过程十分复杂。所以,市区更新不能单靠重建旧楼数目或兴建住宅单位数量作为指标。

至于私人发展商参与重建,市建局表示,一直透过合作发展的模式,由市建局负责项目前期的业权收购及租户迁置,然后将项目招标,透过与中标者签订项目的合作发展协议,引入私人发展商参与建造。

市区更新需要大量资源,除了开源节流,市建局长远亦会建立市区更新专项基金,以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