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欲约陈国基交建议被拒 罗健熙:收民意渠道永不嫌多

撰文: 李宇婷
出版:更新:

民主党本拟约见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就特首新一份施政报告提交意见。该党主席罗健熙今日(13日)指,陈国基以公事繁忙为由,婉拒会面。罗称,政府选择不和民主党见面,可能与特首李家超取消行政会议示威区原因一样:“接收市民意见的渠道太多”,但罗相信接收民意的渠道永远不会嫌多、亦不应该嫌多。他希望政府有胸襟和该党见面,无论如何该党会继续做好自己本份。

该党今年的建议书有异于过去,没有专门章节谈及政改事宜,仅在前言中有一句提及。不过,罗健熙否认回避政改议题。

对于陈国基拒绝见会是否等同政府忽略民主党意见,罗健熙指作为政党有责任提供建议,亦认为政府有责任听意见,政府选择不和民主党见面,可能和特首李家超取消行政会议示威区的原因一样:“接收市民意见的渠道太多”,不需要特别设示威区。

不能不断问中央“攞著数” 必须奋发自强

不过,他相信接收市民意见的渠道永远不会嫌多、亦不应该嫌多,他指民主党仍然是一个代表部分市民意见的政党,希望政府有胸襟和该党见面。他表示,今届政府不少公众咨询仅“水过鸭背”,冀当局加强咨询社会,提升市民归属感。他又指,香港再不能只“依靠中央”,不断问中央“攞著数”,香港必须奋发自强。

不设专章谈政改 罗健熙否认回避

民主党稍后会政府提交的建议书有别于过去,没有独立章节处理政制问题,只是在前言提及一句“加强公众咨询到重启政改,让市民对政府施政的影响力增加”。罗健熙否认回避政改,强调该党仍关心政改问题,仅于前言提及是因为政制问题是重要的社会背景。

夜经济治标不治本 应思考如何令市民消费

今年是撤销防疫限制取消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罗健熙指疫后复常进度未如理想,港人外流、资本和消费力随之外流,加上国际政治波谲云诡,外围加息等因素,本地经济情况未敢乐观。至于政府近期表明要推动夜经济,罗认为本港消费力不足,推夜经济治标而非治本;开拓东盟及中东市场看来是较合理的方向。

至于如何提升本地消费力,他指影响社会经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已离开香港的消费力等,他指社会气氛紧张,建议政府思考如何让市民消费。同时,他亦质疑本港过度依赖内地旅客,建议著力吸引过夜及中长途旅客,及建议扩阔盛事基金资助范围,并专为体育盛事设立基金,举办更多大型国际盛事吸引旅客来港。

罗健熙认为,政府的施政重点是要研究如何在“一国两制”下保留香港的独特性。(黄宝莹摄)

融入大湾区的重点是认清香港独特性

罗健熙又认为,政府在推动香港融入大湾区之时,重点应是认清香港独特性、香港有何优势值得大湾区其他城市参考,而非只是输出“消费群体”;若在融合过程中,香港的独特性消失,实不利于香港和大湾区发展。他认为,政府的施政重点是要研究如何在“一国两制”下保留香港独特性,从而确保香港经济发展。

他建议,政府认真尝试改变管治手法及致力营造开放、包容、言论自由的社会气氛,让港人有更多空间发挥所长、释放市民创造力与动力,留住人才之余更吸引外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