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倡扩大至千公顷 建河套跨境试验区

撰文: 李宇婷
出版:更新:

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霍英达以规划书出台为契机,建议政府把河套东侧,蚝壳围、马草垄的部份土地,也纳入新田科技城范围,令科技城面积由627公顷扩大至约1,000公顷,届时现有300公顷的创新科技园区,估计将可扩展1倍,令到河套跨境要素流动试验区由387公顷扩展至约600公顷,提升本港先进制造业水平。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建议,新田科技城的范围扩大至1000公顷。

规划书明确以2025年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推动深港园区协同发展。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冼汉廸指,香港制造业目前占整体经济比例只有1%,经济发展较为依赖少数产业。他说2016年香港推行的“再工业化”,吸引了部份制造业企业及生产线回流香港,但仍主要集中在了传统制造业的回流方面,他认为本港目前先进制造业的政策需要更细化。

创新科技局去年发布的创新科技蓝图,为未来5至10年的创科发展制订发展路径和战略规划,提出聚焦特定高新科技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

霍英达建议,建设大湾区科研数据中心,在试验区中探索大湾区数据跨境,包括选取试点场景,探索科研数据跨境新模式。又建议推行便利创科人才跨境流动政策和升级通关设施,以及建立大湾区创科资讯共享平台。他亦希望探索生物样本过河,扩大生物样本库,共同推进药物研发。

霍英达(右一)建议建设大湾区科研数据中心,并探索大湾区数据跨境。冼汉廸(右三)则认为本港目前先进制造业的政策需要更细化。(李宇婷摄)

倡建立200亿元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

资金方面,霍英达建议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母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重点投资在香港设立的微电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制造业企业,亦可通过投资子基金,主动引进欧洲家族办公室和中东投资者等其他国家的资本。他又建议打通香港与内地产业资金流动通道,争取开展“创投通”,让创投资金可以在两地自由调用,以免除每笔投资都要经过的行政成本,包括外汇兑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