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加强保育大自然 红花岭划郊野公园 研究北都设湿地公园
撰文: 李宇婷
出版:更新:
今日(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湿地公园免费开放。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政府一直致力于三个范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加强保育大自然,待明年完成法定程序后,沙头角红花岭附近就会成为第25个郊野公园,在大屿山水域亦将会有第8个海岸公园,政府亦正研究在将来的北部都会区设立湿地公园。
+1
陈国基主持全国生态日启动礼时表示,政府今日联同不同机构推出多项活动及优惠,包括免费开放绿色设施,举办讲座及安排导赏,绿在区区在各区办事处在积分兑换奖品,亦会有折扣优惠。
政府前年推出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目标2050年实现炭中和,陈国基指政府在减废回收方面推进多项工作,包括目标在2024年4月实施垃圾征费,以及计划最早于明年第二季起,分阶段管理即弃胶餐具及其他塑胶产品。
政府乡郊保育资助计划批出超过40个项目
加强保育活化乡郊是另一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陈国基指政府在乡郊开展不同的改善和活化工程,而荔枝窝作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景点,正是一个好例子,除了兴建公共污水系统和改善排水设施外,亦为荔枝窝引入智能环保洗手间。这项设施即将落成,会成为全港首座“迈向净零碳排放”建筑。
他又提到,政府通过乡郊保育资助计划,支援非政府机构和大学团体深化偏远郊区的保育和活化工作。计划至今已批出超过40个项目,由保育自然生态、推动乡村文化,以至复修具有建筑特色的农舍等,涉及资助总额超过两亿元。
李慧琼:设立生态日是与国际接轨
全国人大常委李慧琼出席同一活动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6月决定将今日定为全国生态日,不单是标志,更是建立全国绿色低碳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
她指设立全国生态日是与国际接轨,希望成为香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的重要宣传手段,引导市民实践生态文明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