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民调|外国舆论一面倒负面 汤家骅:一两次外访难改印象
由特首李家超带领的政府班子积极外访,惟民主思路今日(14日)公布新一轮调查指数,虽然本地对“一国两制”评价分数持续上升,不过国际评价分数依然下跌。民主思路召集人汤家骅指,国际评价分数依赖西方研究报告,而外国对香港舆论百分之一百负面,认为香港本地评价较为可靠,直言:“乐见官员多外访,但一两次外访即可改变西方媒体是不设实际的。”
本地调查指数上升 国际评分下跌
民主思路委托中大亚太研究所,在今年6至7月电话访问约1,000名市民,并运用9个外国智库的综合数据库和127个指标计算,得出 “一国两制指数”。2023年上半年的“一国两制”指数,由2022年下半年的5.92分,回升至6.02分。
其中,本地民意调查所有有关“一国两制”的分项评价延续上轮调查升势,其中“陆港关系”攀升最大,增加5.4%,其次是“高度自治”及“人权自由”,分别增加5%和3.4%。不过国际评价分数整体呈下跌趋势,其中“民主发展”下跌最多,达1.6%,其次为“公民权利”和“经济开放”,分别下跌0.8%和0.3%。
项目负责人兼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潘学智认为,内地与香港有紧密的跨境社会经济联系,全面通关象征两地重新恢复往来,市民强烈感受到重回正轨的信心和期望。
至于国际评价与本地评价分数有落差,汤家骅解释西方对“一国两制”的舆论一向百分百负面,而国际评价分数从西方研究报告中取出。相较之下,香港民调数据相对可靠。被问到这是否意味港府外访说好香港故事未见成效,汤家骅直言:“乐见官员多外访,但一两次外访即可改变西方媒体是不设实际的。”
有议员批评法官拒批《愿荣光》禁令 汤认为不公
提到早前律政司就歌曲《愿荣光归香港》申请禁制令败诉,有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批评有关法官并要求“司法改革”,汤家骅重申自己对社会批评法官有一套接近法律原则的看法,他指《愿荣光》判决相当技术性,一般人未必可理解、明白判决,有部份立法会议员只看结果便批评法官,坦言对法官造成不公,期望法律界组织可多协助解释。
称温和派占社会多数 料区议会选举投票低于三成
另外,民调显示香港市民的政治倾向中,温和派继续成为最大组别,占78.6%,汤家骅指,中间派别投票意欲一向较低,估计年底区议会选举投票可能低于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