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政策组专家刘佩琼吁青年认识国情 林一星冀政府准确掌握民意
政府日前宣布成立特首政策组专家组,委任56名成员加入经济发展专家组、研究策略专家组、及社会发展专家组。“研究策略专家组”成员之一、前港区人大代表刘佩琼今日(4日)接受电台访问,指香港的时局与国际地位与回归前大为不同,又指国家发展迅速,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甚至较香港高,呼吁香港年青人了解国情、融入国家发展。
出席同一节目的“研究策略专家组”成员、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林一星则认为,现代年轻人追求在社会中有“Meaningful Enagement”,认为社会要在框架内向青年提供建设香港的机会。他又指,目前香港的问题在于政策无法实际落地,期望可以协助政府准确掌握民意,不过他对香港找到平衡点后的发展感到乐观。
刘佩琼在商台《政好星期天》上认为,现时香港的时局和身份地位与回归前已经不同,加上中国的地位亦已不同,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甚至比香港更高。她认为,港人特别是年轻人,需要知道香港正面向14亿人的国家,呼吁香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在世界发挥的作用,因此要认识国家,经济发展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认为港青不明白时局 难明为何“唔钟意普通话”
不过,她认为香港年青人不明白时局、政局的原因在于港府在回归后未有在大变局中调整教育,“有乜理由取消历史科,点解今时今日,我哋香港同内地关系咁密切,你就唔钟意普通话?”直言不能将责任归咎于青年。她建议港府加强培养教育班子,特别是与国家相关的学科,如国文、历史,同时加强各环节的交流,如为港人提供免费国家电视台。
避免政策“盲摸摸”出台 导致较高社会代价
林一星认为,现代社会要更好运用及理解数据,否则容易误判民情,而他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期望在新政策推出时,为政府“试水温”,协助官员理解数据,避免“盲摸摸”下正式出台,导致较高的社会代价。他续指,市民最关心的并非数据,是相关服务和对策须“落地”帮助市民,否则双方永远存有“夹缝”,难单靠大数据解决。
他又指,港英年代的年轻人着重“有工做、有饭开、出人头地”,惟时移世易,新一代年青人出生于不贫穷的时代,更着重追求“Meaningful Engagement”,有意义的社会参与,不过以往青年人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社会回应的角色定位有落差,期望社会渡过现时的渡过期后,仍可为青年提供机会,在框架内让青年重新建设香港,“香港现时要反省,建设一个较包容的社会,试一些小实验,知道如何吸纳社会声音。”他对香港找到平衡点后的发展感到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