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600医生加入基层医疗名册 李世荣忧难应付 林哲玄倡全民体检
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今日(10日) 讨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及中医药发展。会上多位议员关心本港医疗人手不足,或窒碍推动基层医疗发展,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当局推出政府资助医疗计划时,会从基层医疗名册中挑选已登记的医生,相信能带来诱因。
另外,医疗卫生界林哲玄期望当局制定全民体检计划,让市民及早预防“三高”及癌症等,而公立医院专科门诊则集中处理不稳定及复杂个案。
政府计划邀名册内医生参与 相信可吸引加入
蓝图推广“一人一家庭医生”的愿景,不过民建联李世荣留意到现时全港只有2,600名医生加入基层医疗名册,担心难以应付全港市民的医疗需求。卢宠茂回应表示,基层医疗服务现时处于刚推出及加强的阶段,当局推出各项计划,包括“慢病共同治理计划”、优化长者医疗劵、疫苗接种、癌症筛查,都会在名册里挑选医生,相信能带来诱因,吸引更多医生登记加入。
至于制定全民体检、医学筛查,卢宠茂表示要考虑筛查成本、风险,要视乎医疗数据支持,判断医学筛查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医健通驳通电子病历 会与软件商研究
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亦关心当局如何推动将“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 (医健通)从目前的基本健康纪录互通系统,转型为集医疗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及流程管理于一身的全面和综合医疗资讯基建。医务卫生局常任秘书长陈松青表示,未来会协助电子病历软件商,令医健通在技术上更容易与当局的电子病历系统驳通并上传资料,而长远来说,会研究《电子医疗纪录互通系统条例》是否有修订空间,强制医生需要将较为重要的医疗资料上传至系统内。
陈永光要求中医药发展专员有专业背景
而在发展中医药方面,政府有意开设“中医药发展专员”一职,不过身为中医师的民建联议员陈永光认为当局仅要求专员对中医“有了解”并不足够:“专员的专业背景是非常重要,是必须的条件!”民建联葛珮帆亦同意陈永光所说,并续指当局要从政度上改革,方可更好推动中医发展:“43间公营医院,只有8间提供中医服务,而中医诊症收120元诊金,西医收50元诊金,中医及西医处理方式并不一样,对发展中医中药有影响。”
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强表示,预计明年推出中医发展蓝图,届时会对上述问题作详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