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防疫︱取消疫苗通行证逐步通关 议员指医院已爆厂促分流
特首李家超今日(28日)召开“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即时停止大厦强检公告,明天起取消疫苗通行证和限聚令等各项社交距离措施,亦会取消密切接触者需隔离检疫的安排,明日起抵港的旅客不需要进行强制核酸检测,来港登机前亦不再强制填写健康申报,改为各旅客发出自行快测到第5天的健康建议,而口罩令及小学和幼稚园每日快测仍会维持。
议员欢迎政府的部份措施,但不约而同提出多项关注,特别注意到措施会令疫情升温,对医疗体系带来沉重压力。
田北辰反对除罩场合免疫苗通行证 忧“逼爆”医院
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欢迎政府取消入境核酸检测的规定,但强烈反对在除下口罩的地方,例如食肆,取消疫苗通行证安排,“豪无医学根据,咁容易就打倒昨日的我!”他担心没有打针的访港客与本地人同场食饭,更容易传染疫毒,最终“逼爆”公立医院,重申通关的检测条件要对等,因为中港两地的疫情相若。
此外,田北辰强调60岁长者的接种率一定要提高,因95%重症及死亡个案都是超过60岁。他引用12月23日数据,指该年龄组别只有84%人口打了第一针,认为应该要提高至超过九成。
谢伟铨促做好准备 包括药物供应和医疗系统压力
立法会建测规园界议员谢伟铨则表示,取消多项限制有助香港经济和市民生活复常,但政府在取消防疫措施及与内地通关的同时,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药物供应、医疗系统压力、跨境运输和旅游相关行业的人手及软硬配套等,避免一下子大量港人到内地、大量内地客访港,而产生种种矛盾。
陈凯欣:医院人手压力已达150% 医护已经顶唔顺
前食物及卫生局政治助理、立法会议员陈凯欣表示理解和支持逐步有序放宽防疫措施,指通关设配额、有目标时间是好事,改用快测亦是大势所趋,但过程中要留意对公立医院的压力。她引述医院消息指,现时医院已经“爆厂”,人手压力达到120%至150%,“医护人员已经顶唔顺”,必须设法疏导入院人潮。
今日记者会暂无方法减低重症人士入院人数,陈凯欣提出应尽一切方法分流病人,包括和私营医院合作,闲置的方舱用于接收轻症患者,邀请中医团队进驻,以减轻现有人手负担。同时应加大物流能力,邀请更多私家诊所医生协助遥距医治,减轻指定诊所和医院的压力。
此外,陈凯欣引述医护界意见指,现时安老院舍长者患上新冠入院并不符合效率,亦要令年长患者“搬嚟搬去”,表示有足够外展队到安老院舍服务,不必全数入院治疗。
必理痛在香港缺货:
政府须呼吁不要抢药 解决药物缺货情况
最近市面必理痛品牌的扑热息痛药物缺货,出现市民抢购的现象。对于有意见担心通关后市民大量抢购药物带到内地,陈凯欣认为“政府要知道有暗涌并及时制止”,提出几项建议,包括讲清楚香港有渠道帮助内地,呼吁不要抢药,并教育有需要的市民如何买药。
至于放宽多项防疫措施,陈凯欣指仍有多个细节要处理,例如密切接触者如何安排,是否要分开住,需要照顾家人子女感染如何安排等。而小学和幼稚园保留快测可令家长安心,建议本来给强检市民的检测包可给学校,以减轻家长负担。
林健锋呼吁雇主容许有家人确诊的员工在家工作
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认为安排除了可让市民生活复常,亦有助吸引旅客来港,提振本地零售市道,带动更多大型贸易展览和国际盛事回流香港举办,加快本港经济复苏。他呼吁政府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待新政策推行后两至三星期,再按科学数据审视对确诊者发出隔离令的措施有否优化空间。
至于政府不再定义密切接触者,林健锋呼吁若然有家人确诊,上班人士仍应该主动通报公司,同时呼吁雇主尽量为雇员作人性化安排,例如容许有家人确诊的员工在家工作,“如果要他们勉强上班,导致最后大量同事感染,可能对公司造成更大经济损失。”
林健锋认为放宽措施不代表新冠疫情过去,今个冬季要提防新冠肺炎和流感双重夹击,“一老一幼”需要聚焦保护,所以保留“口罩令”做法合理。
杨永杰收投诉 指有人将政府新冠处方药转售内地
“A4”议员杨永杰认为目前多款药物尤其是止痛退烧药必理痛再度缺货,药物亦相应涨价,而内地正值疫情大爆发,两地通关后难免对本港医疗系统造成压力。他建议政府公开有关药物、口罩及快测存量,并且要求本地药厂加大产能,以及推进私家医院及诊所参与抗疫工作的角色,尽早规划公立医院人手及床位安排,避免再度出现年初逼爆急症室的情况。
杨永杰表示近日收到市民投诉指,怀疑涉及有人将政府免费处方的瑞辉治疗新冠的口服药在内地转售图利,促请政府调查有关事件是否涉及违法行为,以及加强打击有关行为,让政府珍贵的抗疫资源用得其所。
药物抢购潮再现 梁熙倡公布库存稳定人心
民建联卫生事务发言人梁熙表示,欢迎相关措施,相信随着各项防疫措施的放宽,市民生活进一步复常,提升对外国及内地旅客的吸引力。他说,政府正与内地商讨通关人数等安排,内地1月8日起,已取消入境隔离及核酸检测,但政府公开指目标在1月15日落实,中间存在时间差。梁熙指不少市民期待北上,希望政府研究尽量提前通关日期。
至于市面药物供应紧张,不少市民因买不到发烧止痛药物而焦虑,梁熙留意到政府虽然多番保证药物供应整体稳定,但市面缺货难免令市民担心,更已出现抢购潮。他建议政府公布药物库存数字,以稳定民心。他知道有本地药厂生产扑热息痛,建议政府做好预案,必要时优先供应药物予医管局。
江玉欢:迟来的春天比永远也不来的好
议员江玉欢称“跟无数无数的朋友一起打了场有泪有汗水的仗。我为一年没有了工作的朋友、不能参加课外活动而坐在校务处干等几小时的小朋友、在安老院一周只有二十分钟与家人隔着板见面的长者而痛心。”对于政府大幅度调整防疫政策,她说,“迟来的春天比永远也不来的好。”
袁海文:内地访港客应与海外人士看齐 必须已打两针
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表示,政府必须留意香港人对复必泰二价疫苗的需求,确保供应足够,及同时须确保医疗系统资源能够满足香港人需要。
袁海文指政府表明现时海外入境人士仍然必须接种两剂疫苗,而国内疫情现正进入大爆发阶段,政府应要求由内地来港人士亦须至少打了两针,与从海外来港旅客看齐。他亦促请政府取消户外口罩令,让市民有是否戴口罩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