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发展蓝图|吴杰庄:有效应对产业单一 葛珮帆倡生物科技松绑
政府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四大方向、八大重点策略,多名立法会议员均表示欢迎,并提出补充意见。
吴杰庄:抢人才亦要增强归属感
选委界别议员吴杰庄表示,《蓝图》全方位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目标,富有愿景,也提出了具体而有力的策略,充份掌握到香港发展的实际需要。
吴杰庄指,“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十分正确,推动高科技为主导的工业化策略,是解决长久以来产业单一的有效举措,也有助促进香港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他亦支持加快香港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步伐,认为可令创科发展更“贴地”和有利民生。
人才方面,吴杰庄认为《蓝图》提出不少政策配合“抢人才”、“抢企业”的施政方针,同时建议增强人才归属感,但认为可做得更多,包括来港工作或创业可豁免印花税,但七年内离港要补交税,并提升海外和内地人才奖学金金额和名额等。他提到政府要顾及中层和基层人力配置,做好培训,以免“抢”回来的专才没有中、基层人力配合。
葛珮帆拣选指定高增值行业 可产生群聚效应
民建联葛珮帆指,《蓝图》提出完善创科生态圈促进上中下游相互发展,相信有助科研成果转化,而拣选特定工业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等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亦可产生群聚效应,形成本港“再工业化”的主要支柱。
但葛珮帆表示,跟据《蓝图》要到2032年,才将本地研发开支比率提升到GDP的2%,认为时间过长,可能削弱本地科研能力。
她特别提到发展生物科技着墨不多,建议充份利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生物科技,例如争取放宽国家《负面清单》中对生物样本、基因诊断与治疗的外资准入限制,并把内地人遗传资源在合作区内流动供研发用途的限制拆墙松绑,于深方园区设遗传办分支,优化出入境检验检疫程序,以及建立大湾区生物样本数据库,和香港生物科技产业资讯索引平台等。
人才方面,葛珮帆提出应制订创科教育课程纲要,涵盖STEAM教育,并把编程及人工智能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
陈祖恒冀支援制衣研发中心 IVE设科创科学院
经民联陈祖恒则期望,政府透过增加资助额和在北部都会区预留土地等措施,进一步支援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等研发中心,在本港设立智能试验生产线及客制产品生产线。同时亦可探讨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为HKRITA等研发中心设立营运分部或据点,并研究容许营运“过河”。
新型工业化方面,他期望工业专员之下增聘助理,以协助不同工业推展智能化制造。
《蓝图》提出多管齐下壮大创科人才库,陈祖恒建议提升职专教育质素和地位,例如将职业训练局辖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THEi)升格为应用科学大学,以及在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辖下设立一所全新学院,专门提供创新科技相关课程。
《蓝图》提出港交所正构思活化GEM板(即创科板),为中小型及初创企业提供更有效融资平台,陈祖恒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