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研:政府满意度升至40% 评论员称移民潮令不满政府基数减少
香港民意研究所民调显示,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升至40%,感到不满的市民有37%,两者均轻微上升。另外,三项法治指标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当中法治程度由2020年约3.9分,升至今年9月初的5.74分;司法制度公平程度由约4分,升至5.37分;法庭公正程度则由约4.3分,升至5.68分。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表示,不同因素都可以影响民调数据结果,认为政府表现满意率提升与近年移民人数增加,使不满特区政府的基数减少、社会焦点转移至防疫政策上有关,令政治争议较以往减少。
香港民意研究所于9月初,访问了1,002名18岁以上、操粤语的香港人。结果显示,市民对港府的满意程度由今年8月初的36%,上升至9月初的40%;不满意程度由今年8月初的35%,上升至9月初的37%。
黄启晹称媒体立场趋单一 批判减少
独立法律研究员黄启晹认为,民间对政府的满意度和法治信心增加,与传媒数量减少、立场单一有关,指调查结果在不少法律从业员眼中与现实有落差。他认为,自从《港区国安法》落实后,不少媒体停运,或将总部搬离香港,加上不少公民、律师团体解散,变相限制了港人接收的资讯:“法治同媒体系共生,媒体系监察、监督嘅作用,咁先可以保障到司法独立。”
啲人话政治新闻愈少愈好,但当市民睇得少,你对社会嘅批判、情感都会慢慢少!
刘锐绍:满意度升因社会焦点转移
黄启晹留意到“后国安年代”出现的两个现象,法庭较倾向发表政治性意见,甚至以具政治色彩词语批评示威者立场: “好难想像法庭会作出呢啲评论。”他同时认为,法院愈来愈倾向抗拒参考外国案例,但有关人权、宪法及民主的案例,背后所带出的精神和价值观与西方国家共享,不过法院现时大多以“香港情况独特,系前所未见”、“两地情况唔同,所以我哋唔采纳”为理拒绝参考。
刘锐绍则认为,市民对政府的满意程度,由2020年史无前例急跌,到今年升至“一半半”与现时的社会焦点转移相关。他认为仍留在香港的市民,大多对社会和政府仍抱有“良好愿望”,加上移民潮带走不少不满港府的人:“不满特区政府基数少咗,同埋市民嘅焦点都放系防疫。”除此之外,他也认同传媒风气改变或会影响民调结果:“媒体改变咗好多,比较倾向多扬善,加上官方有能力去做正面宣传,一定会影响民意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