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讲话为政改吹淡风?非建制指框架可修改 政界料港式民主不会变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30日)接见候任特首李家超期间,提到香港新选举制度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形容,此说法恐怕会令要求重启政改的人士失望,政改议题在一段长时间内将不再出现在公共议程上。
北京去年出手“完善选举制度”,参选门槛大幅提高,主流民主派未有参选,习近平是次讲话,显示中央满意新选制成效,加上李家超已表明政改非下届政府优先工作,意味新制度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下届政府重启政改机会微乎其微。
有非建制派人士认为,习近平没表明下届政府不能做政改工作,认为本港选举制度与时并进、持续开放、迈向双普选是国家政策,在现时制度框架中,只要创造出有利的社会条件,政改仍然有希望。

刘兆佳:即使政改亦不会走向西方式民主选举

习近平讲话中指出,实验证明新选举制度对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香港对市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推动形成社会各阶层、各界别齐心协力、建设香港的良好局面,都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香港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刘兆佳分析,对中央而言,新的选举制度对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全面准确实践、“爱国者治港”和香港的繁荣稳定非常重要,因此要长时期维持,“对那些要求重启政改的人而言,必然感到失望。”他预计,困扰香港已久的政改议题,在一段长时间内将不再出现在公共议程上。“即便日后香港的选举制度要做出改变,也会是为了要更好地壮大、发展、团结爱国力量,令“爱国者治港”更加稳固和有力,而并非要搞西方式的民主选举制度。

去年选举制度经修改后,主要泛民主派政党皆没有参与立法会选举,包括民主党,而在整体政治气氛低迷下,最终直选投票率亦创出30.2%的新低。政界尤其非建制派关注到,既然现时政局已稳定、过往的“反中乱港”势力已不成气候,是否有空间进一步开放选制,提高民主派的参选意欲?

狄志远:现有框架内仍有空间促进选举多元性

新思维主席、立法会议员狄志远指,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再次确认迈向双普选的目标,习近平是次的说法是赞扬新制度带来平稳,对经济民生发展有助益。他认为,只要未来香港发展有好兆头,民生经济政局皆稳定,就创造到足够的民主发展基础,“时间表是见仁见智的,但民主发展和经济民生应该是相辅相承,没有矛盾的,相信习主席都是希望香港在有利的条件下发展民主,没有否定政改。这个条件或者两、三年后也能出现,未必下届做不到。”

狄志远认为,习近平表示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新选举制度,所指的是一个宪制框架,即“爱国者治港”,在这个前提下一定有空间继续修改及完善现有制度、继续迈向民主,这同时有助增加未来选举的多元性,“没有预计民主发展要一步到位,但始终要有个路径,社会要有讨论空间,创造共识才行。”他表示,会继续在立法会会议上提出重启政改的议员议案,但基于现届政府即将任满,个人倾向在下届政府上任后才提出。

民协主席廖成利表示,去年的白皮书已表明促进香港民主化是国策,承诺始终未变,去年中央“完善选举制度”是一个起点,未来需要继续发展、按实际情况作检讨,民主派一向坚持按《基本法》第45和68条的承诺迈向双普选,在“爱国者治港”的指导原则下,当然有空间持续更新现有制度。民主党主席罗健熙称,就此议题没有回应。

《基本法》下有关双普选的最终目标,一直是本港社会相当关注的议题。(资料图片)

建制料下届参选门槛难改

有资深建制派表示,中央连番出手扫平香港政治障碍,下一步是破解社会深层次矛盾,为市民办实事,若未来几年重提政改,只会令社会继续内耗分化,相信政改问题会束之高阁。他认为习近平强调新选制要“长期坚持”,意味大规架不会变,“爱国者治港”是必然要求,提名入闸门槛亦不会贸然改动,反而民主派要认真思考,如果这套制度在下届立法会选举维持,是否永远不参选?若寄望选制下次因社会平稳便放寛,恐怕不切实际。

另一建制人士指,完善选举制度无改变落实双普选的目标,《基本法》有关条文仍然存在,但发展具香港特色的民主,须“依法有序”进行,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预期,国安隠患一日未消,双普选短期内都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