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研:10大幸福指数均不足6分 学者称新旧政府俱无法带来希望

撰文: 高诺恒
出版:更新: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24日)公布新一轮政府民望及社会幸福指标。调查显示,市民对政府的满意率净值为负40个百分点,信任率净值为负11个百分点,与上月没有大分别。以1至5分量化,满意程度平均值维持在2.2分,即整体上接近“几不满”;信任程度平均值维持2.7分,即整体介乎“几不信任”及“一半半”之间。
至于社会幸福指标,十项指标首次全部低于6分,最高分为“人身安全”,有5.99分;最低分为“享有政治权利”,仅3.90分。共有7项指标低于5分,反映市民评价偏向负面。

分别59%及46%受访者 不满及不信任政府

调查5月12日至20日进行,随机抽样电话访问1,003名香港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满意率为19%,不满意率是59%,满意率净值为负40个百分点,比一个月前轻微上升2个百分点,平均量值为2.2分,即整体意见接近“几不满”。另外,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最新信任率为35%,不信任率为46%,信任率净值为负11个百分点,较一个月前下跌3个百分点,平均量值为2.7分,即整体意见介乎“几不信任”至“一半半”之间。两组数字均与上月相若。

对社会不满稍回落 学者吁社会多讨论

不过调查发现,市民对社会状况满意度有所提升,尤其是对政治状况的满意度,最新数字较一个月前上升6个百分点,为负24个百分点,创2011年12月以来新高。民生状况满意率为负32个百分点,较上月上升4个百分点。经济状况满意率为负47个百分点,较月前上升3个百分点。但整体平均量值介乎2.3分至2.4分之间,即整体接近“几不满”。

香港伍伦贡学院社会科学院讲师黄志伟相信,政府满意率有轻微上升是因为当局没有公布具争议性的决策。他提醒,新闻媒体应进一步介绍和跟进重要的政策,给予市民讨论空间,让当局和民意调查机构有效掌握民意,共同找出解决方案,凝聚市民对制度的信心,否则可能造成安稳的假象。

雾锁维港。(Jacky Lee摄/FB‎社区天气观测计划 CWOS专页)

9项社会幸福指标同跌 市民对未来悲观

至于十项社会幸福指标首次全部低于6分,只有“人身安全”、“享有个人自由”及“有合适就业机会”获得超过5分,分别为5.99分、5.36分,和5.03分,其中“有合适就业机会”较三个月前显著下跌0.26分。其余七个指标均低于5分,显示市民的评价偏向负面。

十个指标有九个都录得跌幅,仅“儿童快乐成长”一项录得0.03分的轻微升幅,最新数字为4.56分。而最低分的指标为“生活无忧无虑”和“享有政治权利”,只取得3.92分和3.90分。

香港伍伦贡学院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李敏刚认为,大部分社会幸福指标录得轻微下跌,反映市民对未来社会及政策环境悲观,即使调查进行时,当局已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但市民似乎仍对经济感到悲观,显示无论现届政府还是下任政府的政纲都无法给予市民新希望,值得管治者思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