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拆解林郑未能连任“死因” 除了修例抗疫还有一因素
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放弃连任,可说是意料之内,林郑月娥解释是“家庭理由”,早已向中央表达不连任的意向,但政圈普遍认为,中央的考虑以及林郑任内的施政表现,乃最重要的因素。
林郑月娥带领香港近5年,香港经历修例风波,社会撕裂严重,特区政府陷入前所未见的管治危机,之后的民生政策、疫情防控也无法做到市民所预期成绩。纵然不可能将所有错误归咎到单一个人身上,但作为特区之首,负上政治责任离场亦是正常做法。
有学者认为,林郑不能连任,不能简单归因于修例风波或疫情,问题核心是林郑施政表现既无法得到中央认可,同时也得不到香港市民和政界人士支持,无法连任是正常事。
修例风波严重冲击特区管治
林郑月娥任内最大争议事件,非2019年修例风波莫属。因应台湾杀人案,林郑与时任保安局长李家超推动《逃犯条例》修订,结果民意巨大反弹,触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政府起初仍坚决去马,但之后警方与示威者冲击愈演愈烈,包括7.1冲击立法会事件后、理大事件等,政府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无力处理各项争议,结果香港经年累月的政治矛盾一次过引爆。
最终乱局由中央直接使出“霹雳手段”,制定《港区国安法》并直接颁布在港实施,暴力示威冲突才告停止,反对派力量其后亦被一举扫平,但香港社会已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内,香港社会“黄蓝”进一步撕裂,黄营固然在政界再无立足之地,但民间矛盾有增无减,不同政见之间各种各样“你死我活式”辱骂、抹黑敌对阵营的言论仍然充斥网上。修例风波导致香港社会进一步撕裂,青年移民情况加剧,与林郑当初竞选口号“同行”、“We Connect”形成强烈对比。
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解决香港政治问题时,国际上亦有人打“香港牌”。2019年时值中美贸易磨擦,香港局势成为美国介入香港事务的口实,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表明香港是贸易谈判的因素之一。在《国安法》订立后,多个民主派团体、媒体相继解散,又再成为外国政府攻击香港的口实。
▼4月3日 观塘彩福邨彩乐楼围封检测▼
第五波抗疫失当成致命伤
民生工作方面,住房、贫富悬殊等深层次问题仍然严重,例如公屋轮候时间达到6年,远离“三年上楼”目标;最新贫穷人口达165.3万续创新高,贫穷率达23.6%。不过,林郑月娥任内亦有兑现选举承租,例如提出取消强积金对冲机制方案、引入两级制利得税,又把免费乘车优惠降至60岁等。
《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政府施政阻力大减,理应更有条件做到良政善治,但第五波抗疫失当,可说是林郑未能连任的关键。在短短三个多月之间,香港确诊个案由一万多宗急增至破百万宗,死亡数字超过8千,高峰期日增近300宗死亡个案。一幕幕以往难以想像的情景,近月相继出现在香港:公营医疗系统瘫痪,医院迫爆,确诊病人要冒寒冬在医院外度宿;政府资讯发放混乱,市民因恐慌情绪抢购日用品;死者遗体未及处理,病人在病房与遗体“共存”;抗疫策略“两头唔到岸”,病毒未清零经济民生先清零。
有政界人士私下表示,自去年起收到的风声是,于第五波疫情前林郑连任机会仍是“五五开”,甚至可能稍为秤先。不过第五波疫情下的种种乱象,相信无论是港人还是北京,都对政府的表现相当失望,林郑作为第一责任人,未能连任才是正常事。
刘兆佳:林郑应对修例、疫情力有不逮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表示,林郑月娥不寻求连任是明智之举,虽然她勤力、用功,但过去5年应对修例风波和新冠疫情两大危机,始终力有不逮、应对不足,令中央要主动出手协助。
刘兆佳指,本港国际声誉已经受影响、市民在经济民生付出沉重代价,特区政府管治威信受到很大挫折,如果林郑月娥寻求连任,恐怕引起社会很多反对声音,亦难以获得中央充分信任和支持。
蔡子强:无论北京还是港人角度 林郑皆不合格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表示,北京对林郑的不满始于修例风波,最终要劳烦北京出手,一定程度显示她稳定不到香港局面;而北京下重手解决危机,也导致国际社会的批评。林郑本人民望徘徊在二、三十分的低位,大批市民争相移民离港,因此无论从中央还是港人角度,相信林郑月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特首。
他又指,林郑与建制派关系破裂,后者对林郑不满已溢于言表,形容林郑在性格上有一定缺憾:“说起话来得罪人多,称呼人少,例如叫建制派去‘反思’,这些用词会激起很多意气之争”,认为林郑既无民望,又无法得到北京赏识。
蔡子强相信第五波新冠疫情处理失当,是压垮了林郑连任的最后一根稻草,因国家领导人亦表明香港政府有防疫工作“主体责任”,已有相当的问责意味。他指在国内其他地方,官员如处理疫情不当要即时下台,香港由于情况有所不同,林郑可做到任期尾声,比较起来已算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