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强检延至4月?梁栢贤认同押后 田北辰促落重药为长者保命

撰文: 林嘉成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失控,准确的感染数字至今未能掌握,根据官方数字,至今累计确诊52万人,单日病殁数目持续高企在三位数;然而追踪检测大落后,港大最新推算,全港染疫者已达到184万人。
特首林郑月娥早前指3月内进行全民强制检测,但近日不论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均表明当务之急是减低长者重症及死亡率,其中梁万年指全民检测要有周密安排,把握时机。
建制圈子近日传出,全民强制检测日子可能有变,或延至4月进行,因目前每日有大量确诊个案,隔离设施不敷应用,而且待疫情回落再做可找出确诊者,但仍待港府高层拍板。有行会中人指,全民强制检测一定会做,港府已密锣紧鼓筹备,但要看合适时机,3月、4月皆有可能。

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栢贤今日(8日)在社交网站表示,梁万年意见到位,认为政府开始掌握到控疫新方向,但认为“心态依然未能摆脱政治正确的金刚罩。”立法会议员田北辰亦不反对以“保命为先”推迟全民检测,但他质疑政府是否下定决心“落重药”保护长者,包括考虑强制长者接种保护力较强的复必泰。

+4

梁栢贤指强检仅筛查:首要解决救治等樽颈问题

梁栢贤以“樽颈战”为题帖文,是他一个半月以来第17篇疫情点评。他指疫情爆发至今,很多抗疫措施出现樽颈,包括分流救治程序,未能有效善用指定诊所和私人医疗机构的协同效应等,“当前问题要当前解决”,至于“全民强检”很明显并非优先的抗疫选项。

梁栢贤约两周前指,全民强检及“封城”已过黄金时机,估计确诊人数到了本月底原定全民强检推行之时,或已达到几百万人,但隔离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全民强检只会沦为染疫筛查,并不能视为有效的控疫及切断传播链手段。他多次呼吁,要分风险分流收治及居家隔离,确保床位分配予重症病人;而占绝大多数的轻症者则“居家隔离”,同时要全力推高疫苗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

梁栢贤最新表示,相比起全民强检,当前一系列樽颈问题都有待解决,诸如社区治疗和隔离设施的入住安排;长者及儿童接种、以及居家抗疫支援;因人手短缺导致物资供应、遗体处理、医疗废物囤积和环境卫生等问题,都亟需政府强力统筹,各司其职,做到细致无缝。

韩正、梁万年强调“保命”为先

就著“全民强检”,其实本地专家都有近乎一致的看法,认为既然已错过爆发之初的时机,就应等待疫情回落之时,届时隔离设施较为充足、个案回落,方可收加速疫情完结之效。梁万年昨天(8日)亦表示,“动态清零”应分阶段落实、分步骤实施,当前应集中医疗资源,优先实现“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

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连续两天接见港区人代及政协委员,同样提到要尽快减低长者重症情况,以及采取有力及果断措施减低死亡率;但未有提到全民强检。梁万年则在访问中透露,港府正研究制定分流分层治疗病人的方案。

田北辰质疑政府未为“保命”落重药

抗疫策略有变,田北辰认同“保命为先”的想法,但他始终认为“全民强检”须从速进行,以尽早隔离染疫者,令市民生活恢复正常。他说专家只看数字作医学判断,但社会还要衡量经济、以及严厉防疫措施下社会的心理健康,强调“封城强检”以切断传播链是“上面(北京)都认同㗎。”他相信策略有变,是因为内地专家来港视察后了解到香港实况,包括安老院舍不可能实行闭环管理,“但死亡率不断飙升”,所以才出现政策优次转变:“保住命先,经济行后,我唔介意支持!”

不过,田北辰指延后强检须有具体回报,“(舖头)挨唔到要执笠唔紧要,但真系要控制到死亡率下跌,交到功课!否则大家抑郁多个几月,就系双输。”他指暂时未见政府有决心下重药为长者“保命”,举例辉瑞口服药仍待月底才有货,“要救命连只药都抢唔到!”另一关键就是“谷针”,他指如果政府紧张人命“一早就应该强制(打针)”,尤其在这个时候,更应该要求长者接种复必泰。

他解释复必泰抗体较高,而且专家表明“打两针就够”,相反打科兴要三针,每针要相距三个礼拜,“未打完可能已经中咗,两个月后个世界系点都唔知!(复必泰)可以最快打齐梗系好啲。”他指危急关头,政府仍不肯鼓励长者打复必泰,“梗系因为科兴系国家嘅!依家唔系太平时势、‘清零’𠮶阵大把时间畀人拣,唔应该再有标签争拗!”

田北辰说,口服药及疫苗都是“保命”的重中之重,质疑政府不懂断症,“死穴喺边都摸唔到,又无胆落重药!”他称最终可能随时双输,“大家都已经对政府无信心,啲人听中央仲多过听(香港)政府,真系好太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