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致谢案|孙东嫌北都会进展慢 邓家彪:东九龙可对接东盟

撰文: 周皓宜
出版:更新:

立法会大会今日(18日)续会,辩论《施政报告》致谢议案,早上完成“经济新动力”的辩论环节,触及融入国家发展、北都会及土地房屋议题。选委界议员黄元山促请政府披露公营房屋项目延误原因,并公布未来10年的公营房屋项目进度,确保可在10年内兴建33万个单位。选委界议员孙东则促请政府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学习深圳的发展速度,“大湾区发展不会等我们”。

黄元山指,目前多个公营房屋项目出现延误,但有关讯息不透明,要求运输及房屋局交代每一个公营房屋项目延误原因。他说,政府只愿意披露未来5年的建屋量预测,即使《施政报告》提到已找到可兴建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土地,外界亦无从得知每个项目的实际进度。

他称按目前情况预测,相信“后5年”公营房屋项目延误情况更严重,促请当局公开“后5年”公营房屋项目进度,让议员和公众得以监督进度,确保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能在2031年落成。

杨永杰倡统计㓥房租金 为租管加辣作准备

九龙中议员杨永杰指出,㓥房居民面对逼迁及租金昂贵的问题,早前通过的㓥房租务管制只解决到逼迁的问题,但条例不设起始租金,令有㓥房业主已在条例实施前加租,促请政府设立㓥房租金资料库,以便日后设立起始租金。

20年落实北都会过慢 孙东促跟上深圳步伐

孙东认为,特首林郑月娥提出用20年时间落实“北部都会区”是过慢,政府应加快进度,“大湾区发展不会等我们”,虽然香港经历完2019年的“黑暴”及受第五波疫情严重困扰,正处于低谷,但相信危机过后,发展仍是香港的主旋律。特区政府在制订“北部都会区”的政策和时间表时,“胆子可以再大点,步伐再快点”,建议可参考深圳的发展速度。

工联会麦美娟表示,支持“北部都会区”发展,强调政府觅地建屋要多管齐下,应优先处理新发展区的棕地,做好搬迁及赔偿工作,而且要基建先行,而非让居民先搬入做“开荒牛”。

邓家彪:北都会下东九失焦 倡对接东盟

工联会邓家彪说,政府一直表示重视东九龙发展,但提出新界北发展计划后,东九龙核心商业区的定位模糊,建议政府推动“东九对接东盟”,善用邮轮码头与东盟国家对接,又建议在东九龙设立交流及翻译传译中心和商务法律支援仲裁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