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医疗卫生界五人混战 何崇汉:维持专业不应受任何政治影响
距离立法会选举不足两星期,医疗卫生界由五人抢滩竞逐一议席,战况相当激烈。护士协会中委何崇汉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自己拥有公、私营机构的工作经验,亦是唯一懂得基层医疗的人。他强调,这次选出的代表不单为选民发声,而是可改善整个香港医疗系统,故希望不论甚么政治理念的选民,都能出来投票选出带领医卫界发展的人。
立法会早前三读通过放宽引入海外医生,何崇汉认为,“医生一路以来都有问题,就系保护主义”,又认为若由一位西医选入立法会,“佢哋嘅保护主义会更加擡头”。何崇汉称,若他当时作为议员会支持议案,但大前提要平衡持份者的利益,在引入海外医生时要作筛选,并与医专和医学院等协调以确保质素。
预防疾病、减少不必要住院 缓解病房压力
选举改制后,原有的“医学界”及“卫生服务界”合并为“医疗卫生界”,该界别仍维持个人票,其中4万多名为卫生服务界选民,另有1万多为医学界选民。护协出身的他是否拥有优势,何崇汉称不会特别说是优势,但强调现时选民组成多元化,他在关注护士权益的同时,亦会顾及其他专业界别。
有公营和私营机构工作经验的何崇汉认为,自己才是唯一懂得基层医疗人士,并一直倡议两方面减少医疗负担。他提及,其一是推行预防疾病,减少入院病人的数目,以纾缓急症室的病房压力;其二是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出院,“有啲病人为咗要打晒一个疗程嘅抗生素,要住够五日、七日,但一个床位五千蚊,佢无必要为打一支抗生素住多两日”。何崇汉建议可让病人回家,再由护士上门注射抗生素,“佢又方便咗,病人嘅满意度又高咗,亦都唔使占用个床位”。
对于另外四名候选人,何崇汉不点名称,其中一名参选人陈子中多年都在屯门医院任职经理,没其他私营机构的经验,质疑是否有足够代表性代表业界。他又提到,担任药剂师的庞爱兰缺乏在政府工作的经验,但认为对方有服务社区的经验,担任区议员亦合适。
护协过往是否政治化? 何崇汉:过去定位由大众睇返
护协过往多次派出被视泛民的李国麟角逐卫生服务界,并四次成功当选,何崇汉这次标榜专业中立线,预计可吸纳哪些政治光谱的选民?何崇汉表示,希望不论甚么政治理念的人,都投票选出带领医卫界发展的人,又强调这次选出的代表不只为选民发声,而是可改善整个香港医疗系统,“你哋每一位屋企人同朋友,甚至香港市民都会受惠,但拣咗一个咩都话会去做,最终原来无呢方面经验嘅人,佢要由头去摸索点做,结果我哋付上四年时间,咩都无进步,全港都要付出代价。”
被问到时任护协主席的李国麟去年参加初选是否错误,何崇汉仅称,“我谂我哋护协每一个中央委员,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决定参选”,至于护协过往是否太过政治化,何崇汉则指,“过去定位由大众去睇返”,又强调自己一直以病人安全为首要考虑,“维持我哋嘅专业,唔应该受任何政治影响”,才可给予公众信心。
指医护工罢工为争取中港检疫更透明
去年疫情初期,多名医护罢工要求政府封关,何崇汉认为,罢工的医护人士已受到某程度处分,如罢工期间的薪金被扣减等。他又称“佢哋已经尽量系唔影响病人服务下进行罢工”,亦相信“佢哋当时争取嘅嘢唔系要人工”,而是希望争取中港检疫透明度提高。
何崇汉表示,现时两地疫情交流迅速有效,亦能确保本地零感染情况,“大家去评论佢哋做法为咗自己定香港”。被问到有关做法是否恰当,他则指“我哋估唔到做定唔做政府系咪咁快反应到,事实真系进行相关活动后,政府好快做封关,同呢件事有冇关我答唔到。”
称若西医成功当选 “保护主义”会擡头
上届立法会会期完结前,三读通过《2021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为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增免试注册途径,议案仅得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投下反对票,被问到若他当时作为议员,会否同样反对?
何崇汉称,现时医生人手不足,近九成病人使用政府医疗服务,但医生“一路以来都有问题,就系保护主义”,又强调“若果真系一个西医选到呢个位,佢哋嘅保护主义会更加擡头”。何崇汉又指,有不少海外医生都是剑桥、牛津大学毕业,经验丰富,“系咪都唔畀佢哋执业?”他强调会支持议案,但大前提要平衡持份者的利益、在引入海外医生时要作筛选、并与医专和医学院等协调,以确保质素。
何崇汉续指,香港医疗系统过往一直依赖医生为中心,建议未来应由中、西医、护士及专职医疗组成共同团体协作,以减轻医生负担,“好多工作系外国其实(医生)可以下放权力,好多外国睇物理治疗系唔使转介,点解香港纯粹为咗攞张转介纸,要去揾西医用佢五分钟嘅时间,再去睇物理治疗。”
他又不点名提及,另一名任外科专科医生的候选人林哲玄,在私家医院做盲肠手术比起普通病房贵一倍,“点解一个手术系大房做要万五元,系单人房做都系同一个手术室、同一班护士但收三万元”,认为这样会影响公私营合作,“佢选到嘅话你觉得佢会唔会统一返减低收费,唔会呀嘛。”何崇汉强调,并非不容许私家医生赚钱,而是在赚钱同时要取得平衡。
立法会选举各界别参选名单,请按此参阅《香港01》选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