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料投票率仅两成几 张志刚:泛民参选标榜非建制或DQ
立法会选举提名期未完,距离投票日还有一个多月,但在传统泛民绝迹的情况下,选民投票意欲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在报章撰文推算,今次选举地区直选投票率只会有两成几。对比前年区选71.23%,张志刚指过去投票率高,是源于反对派炒作对立及愤怒而造成,认为新制度下回落“是必然的政策后果”。
张又警告自称“民主派”的人,参选后若自我标签为“不是建制派”就大有问题:“不肯支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个既定的建制,随时过不了资格审查,而口是心非的,将来也非常可能惹上麻烦。”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回复查询指,未来把新当选的议员分为建制派、非建制派及反对派并不妥当,“只能说是代表他们进入立法会前的自定或他定政治标籖,在新的政治格局下越来越没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过往投票率由反对派制造对立炒高
张志刚在文中指,除了前年区选破纪录高的投票率,2015年区选为47%,再之前一般只有三到四成。他说反对派知道在香港的政治生态,投票率愈高对其愈有利,所以一直“靠一股有计划的政治工程去推动”,透过扩大政治矛盾和炒作新闻来制造对立和愤怒,从而推高投票率。
张志刚指《港区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各措施,扫除了这些反对派,投票率不高是完全可以预计,透过不同方式推算,都是得出两成多的数字,认为即使未来一个月再经“热炒”,也不过是三成几。他指如果最终投票率达35% ,对比2008年的45% ,“低了10 个百分点,低是低,但又不是离行离列的低。”
新制下议员必护建制 投票率无影响属八卦
张指选举新面孔多也是拉低投票率的原因,认为随著这些人踏上政坛,往后直选投票率将有所回升,料长远在三、四成之间上落,五成已属“天花板”。他指新制度下投票率高与低,不再影响到“爱国爱港阵营的选举结果”,只会变成纯粹的学术讨论,或者茶余饭后的八卦。
泛民中人:讲法自圆其说
有民主派中人看毕张志刚的文章直言:“一早话投白票好过唔投票”,认为若多人投白票,令政府变相“无得兜”;若投票率低的话,政府可用张志刚的讲法自圆其说。流亡海外的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早前也在社交网站呼吁投白票,认为白票的比率可反映港人反抗的意志。
廉政公署其后发声明,提醒选举期间内藉公开活动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即属干犯《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
刘兆佳料数年后少人自称“非建制派”
刘兆佳补充,政治学来说,“建制派”本身已暗含接受政治体制的意思,“非建制”一词在逻辑上,或会令人觉得“放在与建制对立面”,因此张的说法具一定程度合理性,但认为“非建制派”这个称号现时可一个“过渡”称呼:“对于一些人本身来自反对派、泛民的人来说,‘建制派’被认定为一些唯唯诺诺、对北京马首是瞻的人,但他们自认对政府有更多的批判性,不想被称呼为‘建制派’,如果和建制派放在一起,就会失去原本部分反对派选民的支持,这是要给予一些理解和时间的。但长远来说,终会两边不讨好。”
他认为,现时在新政治格局形成期间,政治光谱将迎来一些转移、洗牌,长远而言,任何想参与体制的人最终都要明确表明自己是爱国者,“估计几年后,再称呼自己为‘非建制’会少之又少,只有爱国阵营内的不同光谱、对改革持不同的立场,在管治架构内,建制派、反对派、民主派的划分都不会再有,也不再合乎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