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1︱北都会规划融入国家发展 提港深“双城三圈”概念

撰文: 林嘉成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到现时政治气候大不同,将著力谋划未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报告》以“十四五”规划及前海发展打头阵,首两个勾划出香港未来发展规划的章节,分别是新界北部都会区及配合国家发展措施。

整幅规划重心一改以往重南轻北,新界北成为焦点所在,包括社经产业规划,以至建议设置副司长职位主责北部都会区发展,都是配合国家蓝图及香港在大湾区内分工定位,围绕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调,与深圳建设“双城三圈”。

+13

专章共42段落讲述融入国家发展

引言提到新局面下,要长治久安,便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中《经济新动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章节共有42个段落,大篇幅针对“大湾区发展纲要”、“前海方案”及“十四五”规划对香港的分工定位列出发展方向,包括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地位;建设国际创新、亚太法律争议解决中心;以及发展中外文艺、及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等。

施政报告提及进一步推进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包括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另外港深大力推动跨境铁路建设,并会推进“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稍后可伸延至另一陆路口岸;前海的“港资港法港仲裁”落实后,会争取扩展至整个大湾区;北部都会区则会建设涵盖洪水桥╱厦村、流浮山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河套区连同新田合组240公顷的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并会特别配合“十四五”提出的生命科技发展。

北部都会区对接深圳 形成“双城三圈”

施政报告中用了一个章节讲述,面积3万公顷、相当于30个湾仔大小的新界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最大的规划蓝图。规划亦是取其毗邻深圳的优势,由西至东形成包含7个跨境口岸在内的经济带,主力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正是回应“十四五”规划中香港的定位。

林郑指《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是首份由港府编制,跨越港深两地界线的发展策略和纲领,虽则是本地规划蓝图,但却是建基于“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及前海扩区,形容该区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交通基建连接港深 多采用一地两检

“双城”意指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发展将以运输基建先行,未来会兴建港深西部铁路;东铁线则伸延至深圳罗湖,并在内地设立“一地两检”口岸。

北环线则向北伸延河套区,通过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同时向东伸延,接驳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一带。

▼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2021懒人包▼

+3

▼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2021重点▼

+3

▼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2021附篇全览▼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