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架构重组|民建联倡增设副政务司长 驻内地主任改委任

撰文: 吴倬安
出版:更新:

民建联今天(23日)公布“优化政府架构及主要官员问责制”建议,包括建议增设副政务司司长,负责加强协助处理跨局政策范畴,例如人口政策及青年事务;并将地区民政事务专员纳入问责制;又建议重组发展局和运输及房屋局,改设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和运输及工务局。

建议亦提倡,驻内地办事处五名主任及驻外地经贸办主管须改为委任形式,任命人选范围扩至非公务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指,稍后将约见特首林郑月娥争取支持,游说对象亦包括来届特首候选人,希望在新一届政府落实改组建议。至于民建联会否争取党员加入政府出任新职位,李慧琼指目前谈这些事情“太遥远”。

倡设副政务司长 主责跨政策局工作

林郑月娥下月发表《施政报告》,料交代政府架构重组方案。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立法会议员张国钧和陈恒镔,召开记者会公布改组倡议。民建联建议扩大问责团队规模,包括增设副政务司司长,李慧琼指,增设副司长可有效发挥协调跨政策局工作的功能,又认为设副司长较有逼切需要。至于会否建议增设副财政司司长,李慧琼对此持开放态度,称稍后会聆听社会意见和声音。

民政专员纳问责制 职级等同副局

民建联又建议将地区民政事务专员纳入问责制,陈恒镔指民政专员日后职级等同副局长,希望能够把地区声音带入问责团队,做到“地区问题、地区解决,地区机遇、地区掌握”。被问到将民政专员纳入问责制,是否与专员须处理候选人参选资格有关,李慧琼则指,候选人资格现已交由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处理。

该党提到,政府应适度扩大问责团队规模,例如为工作较繁重的政策局增设副局长,同时政策局可因应具体工作,以一笔过整体拨款模式聘请一名或多于一名政治助理。

民建联提出改组政府架构建议。(廖雁雄摄)

倡内地主任改委任 张国钧:非公仆或有更适合人选

与此同时,民建联建议加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内地事务职能,以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将该局改为“内地及政制事务局”,并将五名驻内地办事处主任一并以委任方式任命,并将人选范围扩大至非公务员,提供工作的灵活程度,并建议驻粤办在大湾区九市均设立联络处。民建联又认为,驻外地经贸办主管亦应改为委任方式任命,透过驻外办说好中国故事。

张国钧表示,做法并无排除继续以公务员作为人选,但认为非公务员可能有更适合人选,新建议是选贤任能,强调在当前情况下,有关职位要了解及准确判断国情、省情和巿情,同时要做到内地港人连系。

林郑月娥任内曾两度换班,今年6月,李家超升任政务司长,邓炳强升任保安局长。(资料图片)

房屋规划组局 李慧琼:缩短建屋程序

民建联其他建议,还包括重组发展局和运输及房屋局,改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与“运输及工务局”,重组后房屋署、屋宇署及地政总署等部门,纳入“房屋及规划地政局”;至于运输署及路政署等部门,则纳入“运输及工务局”。

李慧琼表示,土地及房屋是现时本港最迫切问题,现时分开两个局处理需要更长时间,希望集中一个政策局,能缩短处理程序。

民建联又建议增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负责文化艺术、旅游及体育等政策,旅游事务署、康文署、香港电台及政府新闻处等将纳入该局。

应对“不做不错” 倡问责官员设KPI

民建联同时提出设立“发展和改革政策组”,辅助政府决策及进行中长期香港事务研究。陈恒镔指,应为问责官员制订一套严格职效考核指标(KPI),客观评估主要官员的施政表现。他指过往有官员因处理具争议性议题而民望低,但有官员“无做嘢”却高民望,认为有必要设职效考核指标。

被问到会否为问责官员下台设指标,陈恒镔仅称稍后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