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新界王张人龙逝世 曾任三料议员 前途谈判曾提英国代管香港
乡议局前主席、一代“新界王”张人龙前晚离世,终年103岁。张人龙在政坛功绩显赫,曾于八十年代同时兼任立法局议员、区域市政局主席及北区区议员,纵横三级议会,在政圈影响力一时无两。
张人龙在1922年于上水出生,并非新界宗族或原居民出身,但因其英语水平、学历及在新界影响力,成为政府与新界的沟通桥梁,获得港英政府重用。八十年代,他与其他乡议局巨头积极就中英前途谈判提交意见,到北京与港澳办主任廖承志会面,当时有报道引述,张人龙在会面期间提出:“假若香港人请英国人代管如何?”
中学读喇沙操流利英文 获港英政府重用
张人龙家族在新界上水发迹,其父于20年代从中国内地迁至石湖墟居住,开设杂货店承包区内粮油批发,赚得第一桶金,令张人龙能入读名校喇沙书院,因此他能够操一口流利英语。日占时期,张人龙到广洲入读中山大学经济系,曾为国民党担任翻译工作。战后张人龙返港居住和发展,大举收购战前兴建的唐楼后重建转卖获利。
1955年,石湖墟发生大火,商店、房屋因大火付诸一巨,张人龙为救灾重建石湖墟出心出力,获墟民推举为急赈委会主席,其后担任石湖墟商会主席近20年,并于石湖墟兴建北区首间戏院“行乐戏院”,成为当时上水最具影响力的乡绅。
50年代于政圈崭露头角
张人龙于50年代末晋身新界乡议局行列,1960年1月获选为乡议局大埔区特别议员,并多次连任上水乡委会主席。1964年5月,张人龙在乡议局正副主席选举中胜出,接替陈日新担任乡议局主席,于1966年5月任期完结后卸任,其后亦多次担任首副主席,于1978年正式退任乡议局领导层。
“六七暴动”拒撑左派 组代表团访英解说港情况
“六七暴动”期间,新界领袖未有支持发动“暴动”的左派,当时乡议局与乡事委员会曾成立民安促进会,协助维持新界秩序,当时张人龙曾称:“新界父老领导有方,乡民子弟守法乐业,不受此次事件之影响,这是可喜的现象,我们所要维护的,是不容此种可喜的现象受到任何一方面所影响甚至破坏”。因大部分新界乡绅拒撑左派,被《大公报》等左派狠批为“头号走狗”。张人龙于同年11月与乡议局主席彭富华、担任多届乡议局主席的张人龙组成代表团访问英国,与新界乡侨会面,讲解“六七暴动”的经过和始末。
1981年,张人龙获委任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及首任北区区议员。1985年4月,港府在新界成立临时区域议局,张人龙担任临时区域议局主席,其后于1986年正式成为区域市政局主席,为八十年代的“三料议员”。
90年代淡出政坛
张人龙与其他新界领袖积极就中英谈判出谋献计,1983年他与时任乡议局主席刘皇发等人访京,与廖承志会面。根据网站“世代忏悔录”引用1983年《百姓》的报道,以“新界领袖舌战廖承志”形容当时的情况,指新界领袖反映市民对香港前途的忧虑,引述张人龙提出“一个很妙的问题”:“假若香港人请英国人代管如何?”廖承志答道:“英国人搞自己国家的经济都搞唔掂,为甚么要英国人管呢?”张人龙亦指,若中国收回香港,势将把香港变成上海一样。
张人龙于九十年代淡出政坛,于1991年卸任立法局议员,于1994年、1995年分别卸任北区区议员和区域市政局主席。他于1993年受委任为港事顾问,并于1996年获委任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他在晚年患上柏金逊症及脑退化症,甚少在公众场合中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