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校委:港大不承认学生会现宪制危机 汤家骅指事件存犯罪元素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港大学生会评议会早前通过“感激”七一刺警案疑凶议案惹起争议,事件持续发酵,校方昨(13日)发声明不再承认港大学生会地位,又指将设立专责团队,协调和处理各类学生事务。
港大前校务委员李梓成今日(14日)于港台节目上表示,港大学生会是法定组织,在大学的管治架构中有提名学生代表功能,校方不能单方面不承认学生会,否则或出现“宪制危机”。他认为,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而非法庭,相对于一刀切的处分,更加应该引导学生知错能改。
港大校董、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张国钧支持校方决定,认为错事有轻重之分,如果错误太严重,要学习承担后果。

料学生代表提名、迎新活动受明显影响

李梓成表示,现时学生会负责为不同属会和小组分配活动场地和资源,大学不承认学生会角色,会明显影响学生校园生活;在法例上,学生会有提名大学的管治架构中学生代表的功能,如纪律委员会及其他反映学生福祉的委员会等,认为校方如单方面不承认学生会,或出现“宪制危机”。他又指,校方自行设立团队协调和处理学生事务,但校方这方面经验未必足够,也不一定了解学生切身需要,担心日后校方管治将不能体现学生参与的精神。

又提到,校方早前已决定不为学生会代收会费,对学生会已是很大的惩罚,相信日后学生会情况将雪上加霜;一些原本由学生会举办的活动,如迎新营(O-camp)等,亦将受影响。

▼7.1刺警案▼

前会长孙晓岚:校方无保护学生

今次事件中,港大学生会评议会受到建制阵营狠批,部分人主张进一步处分甚至开除涉事学生,校方亦提到将“按大学程序严肃调查学生会评议会事件,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涉事学生作进一步处理”。李梓成认为,如何容让大学学生会有深切检讨、反省的空间,是如今香港非常需要的事物,“大学是做教育工作,不是法庭,除了对错外,也可以看看如何实践教育的理念。”他希望社会各界多给大学和学生一点空间,体现知错能改的精神,而非一刀切。

港大学生会前会长孙晓岚在商台节目提到,对校方态度感到失望,指学生会有多年传统、制度,有助大学及学生发展,批评校方在现今政治气氛风头火势下,与学生会“割席”,绝非不是保护学生的表现。她又指,学生会已经道歉、撤回悼念七一刺警案疑犯的议案、全体干事辞职,认为他们已经尽力挽回,事件理应“告一段落”,不明白政府为何要追究学生,并主动指“执法机关应该跟进”。

张国钧:校方已多次提醒学生会不要越界

港大校董、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张国钧表示,支持校方今次决定,认为学生会评议会早前的议案并非单一事件,校方过往已多次提醒学生行为不要越界,并且以不代收会费、不让其管理设施等方式作警告,希望学生会悬崖勒马,但学生未有听取。他指,人做错事也有轻重之分,道歉并撤回动议只是最基本工作,作为成年人亦要为自己言行负责,至于如何惩处要视乎聆讯结果,又认为坦然接受应有惩处也是表示歉意的方式之一。

至于今次校方不承认学生会未有提述时效,或属“永久性”的措施,张国钧认为日后学生会能否重新设立,视乎双方互动。他称,学生会长时间以来的言行举止,令校方对其失去信心,学生日后需要让校方、社会明白到,他们能够回归理性讨论、秉持社会应有道德价值观,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事物都可以重建,但强调这是双向的事情。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于商台节目上表示,学生会评议会的议案似乎存在犯罪元素,有可能进入司法程序。他指,学生会评议会虽在短时间内撤回议案及辞职,但认为只能构成“求情理由”。

汤指,根据联合国及全球反恐条例的定义,若有人为达到政治目的,伤害参战者或军人以外的人士或物件以威吓社会、政府或国际组织,也属恐怖主义,企图杀警表面上已经符合“恐怖行为”定义。汤家骅指,感谢杀警的人“为香港牺牲”,解释只有一个,就是认为对方“为香港做了好事”,行为值得“表扬及效尤”,认为宣扬恐怖主义有机会干犯《港区国安法》及《刑事罪行条例》中的煽惑罪,罪名非同小可。